朝廷有些要罷免甚至逮捕一些地方不法的重要官員,也往往會選在他們入京朝集的時候動手。
另一方面,地方刺史、都督、上佐每年親自入京朝集,也讓朝廷中央和地方上有了更多的交流,皇帝和地方大吏之間的溝通更加詳細。
唐初可不像到了安史之亂後,地方藩鎮長官,根本不進京,隨便派個屬吏在京替他辦事就行了。藩鎮長官們長年不進京,也加劇了地方失控不聽號令等情況,讓藩鎮割據更加的嚴重。
不過在唐初,是沒有幾個敢不去朝集的。除非遇戰亂、災害等。
張超因為先前在打仗,才得以推後入京,還算是特例了。
回到臨潭,張超就開始準備入京。
洮州朝集的有數人,張超這個都護、都督、刺史要去。然後就是都護府、都督府和刺史府的上佐也要去,副都護韋雲起,都督府長史許敬宗、司馬蘇定方,還有刺史府長史馬周、司馬岑文字。
他們六人都要入京朝集。
“見虎你們四個也跟我回京,帶上牙兵。”
另外老爹也將一起回京。
七娘和崔鶯鶯她們也要一起回京,這個洮州代表團最後湊了近一千多人。
除了八百牙兵護衛,還有一支運輸隊,押運的東西不少,既有要進貢的洮州方物戰馬等,也有黃金、皮毛等一些東西。
此外代表團裡還有一支朝貢團,是來自白狼國、白蘭國、多彌國、吐蕃國,還有東女國和西山八國等,湊了十八個番邦。勢力大的,如吐蕃,擁有數萬兵馬。其它如東女國,也擁兵兩萬,白狼白蘭彌三國也有一萬兵。
其它如西山八國等一些小番國,雖然也自稱國,其實都是隻有兩三萬人口的小國,多數都是在川藏邊界一帶生活。
由於張超的積極招商,使得這些番邦都到洮州來貿易,張超跟他們關係還不錯。這次,張超早早的就讓人給這幾國的國王送信,邀請他們派使者入京朝貢。
張超描繪了不少與大唐結交的好處,還真把這些人都忽悠過來了。
眼下大唐初立,張超覺得自己湊了一支十八國使團入京朝貢,肯定能讓李淵非常有面子。
“三郎啊,咱們入個京而已,要帶這麼多人?”
“這次可不僅僅是我們入京朝集,我們還要押送許多牛馬皮毛黃金等物入京,這都是我們洮州上繳朝廷的稅收和方物。價值幾萬貫的東西,豈能有失?何況,這次還有十八國使者入京,我們一定得做好準備工作!”
已經死賴在張超的牙兵裡做都頭,根本不再回去當車騎將軍的牛見虎四個,雖然有時大大咧咧的,但也並不傻。張超的話並沒有糊弄住他們。
“三郎,我覺得還是少帶些兵好,帶這麼多兵入京,好多人看著呢!”
張超沒有再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再著八百牙兵入京啊。
可是不帶也不行,上次李世民突然前腦發熱,都準備跑到隴西來投奔他了。幸好後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他們勸住了,李世民若是突然就跑到隴西來,那不成了皇子出奔?這樣跑來,那不等於是造反了?
雖然李世民想要攬個送親使的名頭在身,借送公主和親吐谷渾之機先去吐谷渾,然後回來時去隴西找張超,可這事情還是太過魯莽了。
你堂堂皇子,是說想去哪就能去哪的?
你突然拐到隴西去,皇帝會怎麼想?
一直盯著他的太子肯定就是要一頂謀逆的帽子扣上去的,甚至李淵估計都會這樣想。後來房玄齡派了個人到隴西秘密見張超,傳遞了一封密書。上面是用他們以前約好的暗語寫成的,一封較安全的密碼。
看過那封信後,張超就燒了。
但內容他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