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地裡糧食打的多了,我立刻把他送回去”
表嬸出身富裕之家,自小養成了執拗的小姐脾氣,大吵大鬧,根本不聽丈夫的話,冷戰了幾天,表叔見妻子已經開始收拾行李,而且從孃家取來的戶口本,以離婚作為威脅,表叔終於屈服了。
幾經輾轉,表叔終於找到了一個可靠的朋友,把齊鯤鵬送到嵩山腳下的一座武館,隨同詠春大師李恨學拳,不求能夠學得一身拳指令碼事,只圖侄子能吃上一口飽飯,只要不至於餓死,習武的那點辛苦,也就微不足道了。
齊鯤鵬只是中人之姿,根骨並不算出類拔萃。只是年紀幼小,正是可以隨意塑形的年齡,而且齊鯤鵬出身農村,整天漫山遍野地奔跑玩耍,身體比同齡的孩子強健不少,表叔委託的朋友又主抓當地的文體工作,面子不小,李恨只好收下了這個徒弟。
武館裡一共有二三十個小孩子,年齡都在伯仲之間,天南海北慕名而來,隨在李恨身邊學拳。
詠春又名“太子拳”,發源於明朝宮貴之中,講究的是由內至外,寸勁傷敵。習拳者腳步靈活,運招如風,傳說中厲害的詠春拳高手,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裡,連續揮出七八拳之多,鮮有匹敵。
李恨身負正統詠春之技,文明四海,年輕時也曾遊遍名山大川,拜會了不少高明的武者,切磋修習出一身出神入化的本事。年邁之後,李恨見詠春門內凋敝,不忍一身本領失落,這才大開中門,廣收弟子,好武之人無不聞風而至,紛紛把子侄送來學武。
李恨這一批收授的孩子裡,漸漸涇渭分明,明顯分成兩幫。其中一小半孩子家底殷實,經常有長輩前來獻上豐厚的禮品,同時為孩子留下不菲的零用,經常聚在一起分食美味的零食。
其餘的孩子,像齊鯤鵬一樣,都是為了來混口飯吃,跟那些富貴人家的孩子比起來,自慚形穢,自發凝聚在一起,兩夥孩子涇渭分明,並沒有同門師兄弟的手足之誼。
李恨發覺到這種情況,勃然大怒,打的打,罰的罰,整日耳提面命,不斷向弟子們灌輸武德,孩子們雖然表面應諾不迭,暗地裡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沒把師傅的話放在心裡。
齊鯤鵬雖然生在困頓農家,畢竟不是齊父親生的種子,骨子裡沒有一點農民的樸實,而是繼承了尤世龍父親血液裡流淌的惡棍基因,行事乖戾狠毒,心機深沉陰毒,而且頭腦靈活,壞點子層出不窮,很快成為了窮幫裡的孩子王。整日帶領窮幫的小兄弟們,強搶富幫師兄弟的吃食玩具,很快樹立了不可動搖的威信。
齊鯤鵬知道自己底子淺薄,拼命修習武技,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已經成為李恨門下最出類拔萃的得意門生之一。
在一次師兄弟的普通切磋裡,一名窮幫的弟子,被富幫裡風頭正勁的師兄失手打斷了肋骨,李恨連忙叫來救護車,把受傷的徒弟送進了醫院。
師傅前腳剛走出武館大門,齊鯤鵬便陰沉著臉跳進圈子裡,小拇指向下一豎,冷然道:“你打傷了我的兄弟,我就要替他找回場子,挽回顏面,跟我動手,你敢是不敢”
那名師兄生的人高馬大,也是師兄弟裡數得著的硬手,早已看齊鯤鵬不順眼,早就想狠狠揍齊鯤鵬一頓解恨,見此名正言順的良機,心花怒放,二話不說,腿並小馬,踩著虛實不一的步伐,悍然朝齊鯤鵬攻來。
齊鯤鵬入門多年,早已知道江湖上流傳的箴言: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
詠春拳武德儼然,慣會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很少有主動攻擊的步法招式。古時候的拳師,教徒弟都會留上一手,以免徒弟超過自己,臉上無光。所以許多流派的絕招,到了近代多有失傳。
李恨作為拳術大家,卻沒有繼承老輩的壞毛病。之所以沒有把詠春裡罕見的主動強攻秘術傳給齊鯤鵬,是品透了齊鯤鵬心術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