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帆戰艦,只能先建造這樣的海滄船來臨時滿足海軍的需要,否則的話,他的海軍就要靠著劃舢板去守衛沿海了。
如此一來,雖然不滿意海滄船的效能,但是有總比沒有強,肖天健還是在年前兩三個月時間裡,督促著造船廠以飛快的速度,為海軍先建造出了近三十條海滄船,並且立即交付給了松江府和寧波府的水軍使用。
同時肖天健也下旨,在浙江和山東以及南直隸的沿海,臨時性的實行封海措施,除了掐斷陸上鄭家獲取江浙和南直隸一帶的商品之外,也迫使鄭家暫時無法在沿海獲取補給以及商品的渠道,給鄭芝龍集團造成一些損失。
當然這種封海策略只是臨時性的措施,只要解決了南方的事情之後,肖天健肯定還是要開放海禁,讓中國的海商走向大海,走出國門的。
劉江也沒有辜負肖天健,近幾個月來,除了抽調內地的水師兵將,補充松江府和寧波府水營之外,又招募了不少的江浙一帶沿海的漁民充入軍中,然後加緊操練一番之後,使之初步擁有了一定的戰鬥力,大中朝海軍開始顯現出了雛形。
對此兵部在肖天健的重視之下,也為海軍補充了一批兵員,充實到了海軍之中,其中包括了一批素質不錯的講武堂結業生,雖然他們不熟悉海戰,但是軍事素養卻遠超過一般兵卒,今後這些人將會成為海軍的骨幹力量。
至於海軍講武堂,雖然兵部按照肖天健的意思,在寧波府成立了起來,但是眼下因為人才極度缺乏,也僅僅是搭建起了一個框架,第一批也僅招募了百餘少年入學,先學習一些簡單的操舟和水戰的東西,如果想要建立起一個真正的海軍學院的話,今後的路還有很長要走,這一點肖天健也知道欲速而不達,一口吃個胖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倒也沒有太過緊逼。
劉江按照肖天健給他定下的最後期限,在十二月初的時候,在寧波府外的海面上,發動了自海軍正式成立之後的第一戰,劉江親自率領船隊和數千海軍兵將,另外劉耀本也派出了麾下兩個精銳戰兵營配合海軍,在寧波府外,強行對盤踞在舟山一帶的鄭家水師,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登陸戰,海軍方面以戰船先行在海上拖住了鄭家水師,然後劉耀本麾下的陸軍和兩個剛剛組建起來的海軍陸戰營則趁機乘坐各種雜色船隻,強行登陸了舟山群島,和盤踞在上面的鄭家的人馬一個島一個島的進行爭奪,最終在海軍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之後,才將盤踞在舟山群島一帶的近期經常襲擾浙江沿海的一支鄭家水師給逐離了舟山群島。
這一戰海軍付出的代價雖然不小,但是收穫也不小,最大的收穫就是讓初建起來的大中海軍,第一次體驗到了什麼才叫海戰,哪怕只是初級的,對於剛剛組建起來的皇家海軍來說,也是難得的,這對於以後海軍的發展,無疑非常重要。
而且這一戰下來,也讓大中朝瞭解了鄭家水師的實力,在海上,最起碼現在鄭家的水師還是一股不能輕視的勢力,他們在海上交戰的時候,經驗老道,而且十分兇悍,調動也相當快捷,最初交手的時候,大中海軍方面,一直被鄭家水軍壓著打,損失很大,幾乎差點當場崩潰,如果不是劉江拼了老命,督軍死戰不退的話,而且大中軍船隻上裝備的火槍數量比較多,火力上比較佔有優勢!而鄭家顯然派出的這支水師,不是他們的主力精銳,而且戰意不強,看到舟山已經被大中軍登陸之後,再加上預定之中的松江府船隊突然間出現在了海面上,大大的打擊了鄭家水師計程車氣,率軍的鄭芝龍的弟弟鄭芝彪見到繼續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