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海面上那些正在奮力向岸上“遊”來的大批裝甲車輛。從海岸上飛向海面的,有一些拖著火舌的火箭,還有一些是炮彈。不過從那爆炸騰起的水柱來看,那最多就是37毫米的火炮。
雖然它的口徑並不大,但炮長知道,那樣的火力並不是普通的裝甲車可以對抗的武力。最可怕的是,37毫米炮,是德國人從中華聯邦學來的,最常用在防空炮上的口徑。
在這裡它代表了兩個問題——射程、射速,對於搶灘,這才是真正要命的玩意!
71章 海灘防線
37毫米炮的位置,處於沙灘盡頭處的岸邊。那地方大約是一個2米左右的堤岸,而那些令盟軍大傷腦筋的37毫米炮,就出現在那兒。
那是一些“雷公坦克”的炮塔,但原本37毫米的坦克炮,這時全都變成了37毫米的防空炮。事實是防空炮原本就是加農炮的一種,原本它們主是用在坦克上的。不過坦克因為底盤以及載重的問題,它們用的37毫米坦克炮的重要要差許多。
所以在這個海灘上安裝的,是那種37毫米的艦炮。而且還是把原本雙37毫米的防空炮給拆來,然後改裝成單管火炮,甚至連火炮的海水冷卻系統都沒有變。恰恰是因為屬於防空炮,這種37毫米炮的有效射程高達4000米,最大射程則達到了8000米的距離。而且這些艦炮,不過是中華聯邦工程公司從各國第二次世界開始後,淘汰換裝新型艦炮時採購來的老式艦炮。而戰前這些火炮主要的用途,事實上不過是訓練。所以說,中華聯邦花極低工價錢,買來的基本上全新的火炮。
之所以使用雷公坦克的炮塔,因為它屬於扁平型的焊接炮塔,炮塔內的空間也比較大。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在建設“大西洋壁壘”的時候,因為中華聯邦的“鋼矛”主戰坦克以及“唐刀”輪式坦克的出現,各國大批次淘汰老式坦克時低價收購來的。
甚至這些東西都是中華聯邦的一些小機械加工廠裡進行批次改裝,以滿足國際軍火市場上對於“快速戰線”建設的需要。甚至這些企業與“中華聯邦軍事工程公司”,建立了戰略協作關係。使這些曾經老舊的裝備,在經過簡單的改造之後,就煥發了青春。
在“大西洋壁壘”裡,這樣的使用雷公坦克的炮塔,外帶37毫米防空炮的武器,被稱為“登陸艇”剋星。它們都安裝在多數海灘盡頭處的海岸上,都會有的泥土質地海岸上。而且這些東西是獨立安裝的,與整個系統連線的,不過僅僅只有一個供彈通道,和一個結實的僅容一人蹲下行走的通道。
這些炮塔上的37毫米半自動火炮,它們僅只發射一個彈種——殺傷爆破彈。即可以反裝甲也能夠對坦克下手。雖然對於空中沒有什麼威力。而且全自動裝彈機構,使這樣的炮塔僅僅只需要兩人就可以操縱得了。一人瞄準、射擊,另外一個人只負責裝彈藥而已。這不是份太累的工作,倘若他還有興趣的話,甚至可以來份雜誌看看。
雖然美軍的122毫米的火箭彈在這些炮塔的附近炸開了不少的彈坑。但這種處於地下3米,並且用了2米沙袋以及頂層保護罩加固的炮塔,被炮彈損壞的極少。除非大口徑艦炮直接命中,否則對它們,根本沒有多少傷害。這是因為“中華聯邦軍事工程公司”獨具匠心的設計。
在這些所有的炮塔的頂頭,都有球形保護罩,這些保護罩周圍,全都是封閉了沙子的沙袋。沙袋當然擋不住重炮的轟擊,但它們卻有著良好的吸引衝擊波的作用。而且球形也是人類所知道的,最完美的抗壓形狀。複合材料加蜂窩結構,又讓這些保護罩的力量進一步加強。根據測試,這些保護罩在沒有被直接命中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被擊毀。而且當地下三米的這些炮塔升起來的時候,球形又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