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賽前一度有聲音說李鑫可能要放棄,但他用事實告訴我們:哪怕是面對中八大王準神鄭宇伯,他也要站著走到最後!往日暗沉不可追,來日之日光明燦爛!”
解說一時間難掩激動情緒,甚至都快站起來吶喊了。
雖然打進了四號,但是小號球依舊存在著難點。
首當其衝的就是聚攏的混亂球堆,李鑫的一號球跟七號球都被鎖死,其次就是右下方邊庫的半貼庫五號球,需要極致的準度。
短暫思考過後,李鑫決定用右下方的二號球去嘗試k球堆。
中杆右塞發力斯登。
母球吃庫之後像是裝了導航一樣精準無誤地朝著球堆撞去,成功將一號、七號救出。
“漂亮!”解說喊了一句。
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無形之中,原本應該中立的解說此時卻站到了李鑫那一邊。
因為誰都想看到潮氣蓬勃的少年逆襲擊敗國王的故事,也想看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真實演繹。
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承擔著屬於自己的工作,或枯燥或乏味,熱愛檯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這是一項不挑玩家的運動,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可以在這幾平米的小小空間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衝破枷鎖或許才是競技運動帶給人本質上的精神氮泵。
現場觀眾的激情也隨之被徹底點燃,那種激情時而壓抑靜默時而爆發張揚。
隨著李鑫的每一次入位看點選球,壓抑的情緒彷彿在一點點釋放。
整個場館沒有人大聲喧譁,甚至沒人發出噪音,可那種震耳欲聾的呼喊聲彷彿從未消失......
隨著李鑫大角度打進最後一顆黑八,右上方袋口傳出“啪”的清脆響聲。
比分2:1。
全場觀眾壓抑的情緒被瞬間釋放,紛紛起身高呼:“皇帝!皇帝!皇帝!”
就連解說都一時語塞,這盤不可能被清檯的球硬生生被李鑫完成了......
李鑫微微揚起右手回應球迷,那一刻的揮手無關比賽勝負,只是李鑫作為一個檯球職業人對粉絲的尊重,也是對臺球這項運動的尊重。
鄭宇伯當然也為李鑫鼓掌,他是賽場上的老將了,打了快二十年的職業比賽,生命中該經歷過的重要時刻都經歷過,他自然能夠明白那種純粹的感情。
隨後裁判示意眾人安靜,輪到鄭宇伯上場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