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對咬,勳貴武將集團也來湊熱鬧,一時間,朝堂上的熱鬧程度跟菜市場有得一拼。
建文帝無奈地看著兩邊就這樣一直對掐,他一向是聽帝師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可是在這幾位重臣的輔助下,帝國越來越不安定,他早就浮躁不安了,心底多少也對齊黃方等人心存不滿,只是他一時間還不知該如何抉擇。
與其說建文帝不知如何抉擇,倒不如說他是優柔寡斷,但是這也難怪,作為皇帝,他生在和平年代,長在深宮內院,根本就不知道人心險惡世道艱難。至於對朝政的瞭解程度,也就停留在奏疏之上,根本就不瞭解人心順效民生維艱。
早朝吵了一個早上,將近早朝結束時,一太監快步上了大殿,跪於殿下道:“聖上,魏國公遣子徐欽回朝,現於宮外請求晉見。”
“快,快召。”建文帝一聽到這個訊息,本來如土灰色的臉上終於有了一些生氣。
關鍵時刻,還得信自己人,這就是建文帝的覺悟,而魏國公就是他最信得過的人。
很快,徐欽就被太監領上了大殿,一通三跪九叩之後,建文帝就急問道:“安南戰事如何?魏國公何時可以班師回朝?”
沒辦法,朝廷上沒有良將坐鎮,建文帝只能寄希望與徐輝祖早日回朝,好派任掃北大將軍,去對付北平軍。
“家父奉聖上令旨領平南事宜,數日前於升龍與安南國叛軍大戰,一戰擊潰叛軍主力。今叛軍已逃往南部,需留兵征討,以防死灰復燃。家父著不才昨夜回朝,稟明一切。”徐欽朗聲道。
“魏國公掃平逆賊,功在社稷,請先生代朕擬旨嘉獎之。”建文帝聽說安南國叛軍主力被滅,大喜過望,不過臉色隨即又是晴轉陰,對方孝孺道:“聖旨上言明:今北平賊又興兵謀叛,朝廷難制,還望國公早日歸朝,好替朕分憂。”
“臣領命,這就擬旨。”方孝孺叩頭行禮之後,就揮筆疾書,不一會的功夫,一道文采非凡的聖旨就出爐了,建文帝看完覺得非常滿意,就讓掌印太監蓋上玉璽。
徐欽跪在殿上,又是一通跪拜謝恩,卻沒有就次退下,而是高舉起一封奏摺,朗聲道:“家父聽聞北平賊又興叛亂,日夜寢食難安,特擬定平賊方略一份,請聖上過目。”
“平賊方略?”建文帝一喜,對身邊的太監道:“快,快取來與朕。”
太監馬上下階來取,不過徐欽卻死死地捉住奏摺不鬆手,雙眼還左右看了看,意思非常明顯,這是密奏,旁人不可與聞。建文帝倒也看出來了,一揮手下令道:“眾臣先行退下。”
等大臣們都離開了,不過徐欽還是沒鬆手,建文帝無奈,只得下令太監和侍衛都退出去,大殿上只剩下君臣二人,徐欽這才親自把奏摺呈上來。建文帝開啟奏摺掃看了一遍,臉色卻是數變。
“這就是徐愛卿的方略?”建文帝臉色很不好看。
“這確是家父所書,不才臨行前,家父還曾細細叮囑:北平賊勢已成,所謀者大,挖肉補瘡終難根治,唯有壯士斷腕方有一線生機。”
“壯士斷腕?!”建文帝的臉色更是難看,顫聲道:“祖宗江山來之不易,安可棄之於非人。”
“聖上,此乃引虎吞狼之計,若依計而行,相機而動,定能收漁翁之利,所棄之地也可盡數收回。”
“這個。。。”建文帝還是猶豫不決,道:“若是眾臣聞知此事,那朕豈非成了棄國之君?”
“捨得,有舍方有得,家父定下此策,用是不用,聽聖上裁量。”徐欽說完,跪稱萬歲,緩緩地退出了大殿,殿上只留下還是猶豫難決的建文帝。
第246章 拉鋸戰(七)
又是一年陽春三月,與南方的陰雨綿綿不同,北方春光明媚,草長鶯飛,一派生機勃勃。保定府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