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拜讀,只是古籍之中內容龐雜,又多有疏漏,看起來太過費盡,若是有人能把它們分類整理成冊,在下想看什麼就能翻到,那就最好不過了。”
“萬公子興趣如此廣博,真是非凡人啊。只是我家仲璟一人,氣力有限,恐怕不能完成此重任。”
“嫂夫人,不瞞您說,萬賢侄平日最愛讀書,咱們順天府準備建一個大書院,裡面收集各類書籍供賢侄查閱。現如今萬事俱備,只是缺一些熟悉典籍的專才,所以計劃遲遲不能實施。”鐵鉉道。
“哦,原來如此,若是各位不嫌棄我家仲璟才疏學淺,不如。。。”
“這個,恐怕不太好,劉先生最尚氣節,咱們可不能圖自己方便,就陷先生於不義之地。”萬磊皺眉道。
“萬公子不必多慮,老身定會說服他。只是我家仲璟為人迂腐,以後還請公子多多擔待。”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劉夫人了。此事不管成與不成,在下都當重謝。”萬磊忙站起身,拱手深揖一禮。
“萬公子太客氣了,您的救命大恩,老身還未能報答,這點小事是老身應該做的。”劉夫人忙起身還禮,臉上雖然很是惶恐,不過她的心底裡卻有底了,因為她丈夫的工作有著落了,雖說只是個管理一個書院,不過好歹也算是牽上了線了。
ps:兩百章了,能堅持這麼久,都是書友們支援的結果,如果各位覺得好看,就給個鮮花收藏。
第201章 文化擴張(十五)
萬磊真的喜歡埋首故紙堆嗎?非也!他這麼說,無非是個託詞,讓劉老迂有一種受重用的假想,才會任勞任怨地給他編書。這不,劉璟剛走馬上任,萬磊給給他派了兩個助手,並給他派了一個任務,儘快從古詩中精挑出一千首,編成《千家詩》。
在編書的同時,萬磊還抽了一些重要的詩文,讓劉璟幫忙寫賞析,最後加印到《民富期刊》,與農工科等小識並列,畢竟民要富的不只是物質,還有精神,這也是在向小百姓普及文化。
而萬磊也是別有用心,他專門挑些反應民生艱難和統治者殘暴的詩文,目的是挑起小百姓反抗暴政的精神。另外,他還偷偷地使了個花招,在這些詩文賞析上列上劉璟的大名,這樣一來,不管劉老迂自己承認還是不承認,他都是順天府的“御用”文人,是順天府的喉舌。
五月初一,《民富期刊》第一期成功發行,一本幾十頁的小冊子,被做著摺子狀,方便攜帶,也方便四處張貼。封面的《民富期刊》四字由鐵鉉所親筆,而裡面一排排細小而秀麗的宋體字,看起來賞心悅目。再加上內容包含豐富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其刊物一出,就受到了順天府百姓的熱烈歡迎,幾乎是每戶人家買一本。
期刊發行的物件不只是順天府的百姓,還包括明朝各地。這不,數十精忠衛跨上高頭大馬,每人帶上幾百份期刊,四散進入明朝境內,充當起了“報童”。當然,他們並非真的販賣期刊,而是把它們貼到各城各鎮,就好比是在發傳單。
而這種“傳單”發放的重點區域是保定府和河間府,這兩個大府與順天府接壤,去年剛受了水災,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很多難民流離失所,官府又不能妥善安置,他們當然多有怨言,那裡正是叛亂的溫床,只要多多挑撥,那些難民就會倒向順天府這邊。
其實,發兵入侵保定河間兩府的議案早在年初就定下了,這個議案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第二步是滲透破壞,第三步才是陳兵進入。
其中,戰前的**工作十分之重要,如果這個工作做好了,以後北平軍開入保定和河間兩府,就會少很多抵抗,說不定還會受到百姓的夾道歡迎。畢竟百姓已經受夠了朝廷的盤剝和壓迫了,順天府那種不上稅不服勞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