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希望林有德反擊一下,這樣如果自己擋住了,就能體面的結束戰爭,雖然也有沒擋住攻擊把保下來的阿布扎比等地重新丟給美華共和國的危險性,但總歸還是有了體面結束戰爭的希望。
如果美國人擋住了這次攻勢,然後結束戰爭,美國人就可以聲稱自己獲得了勝利,因為美軍出兵的理由就是“阻止美華共和國對阿布扎比的侵略”,終戰的時候如果阿布扎比在美軍控制下,並且美軍還抵擋住了美華共和國“傾盡全力的最後攻擊”,那美國人當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宣佈自己達到了目的。
當然了,這並不可能完全抵消在為期兩年的戰爭中美軍遭遇到的失敗造成的影響,但至少能給艾森豪威爾挽回一點面子,在被競選對手抓著這點抨擊的時候不至於毫無反駁之力。
所以美國人積極進行防禦作戰的準備——當然,戰爭藝術發展到現在,所謂防禦的藝術其實是反擊的藝術,想要被動抵擋敵人的攻擊是很難很難的,每一場出色的防禦戰,最後都是以漂亮的反擊來收尾。
而要進行漂亮的反擊,那對情報的掌控和分析能力便是重中之重。只有能準確的判斷出對方的進攻方向,掌握戰場勢態,才能進行精準的、卓有成效的反擊,從而完成一次漂亮的防禦戰。
深知這一點的美國人在整個戰線上廣泛派遣阿拉伯人僕從軍,希望他們能給美軍提供準確的情報。
與此相應的,林有德將最近剛剛試飛的電子戰飛機派到了波斯灣,進行“戰場驗證”,準備以電子戰飛機壓制美軍的通訊,干擾美軍指揮系統。作為補充計劃,美華共和國衛隊也準備了多支滲透破壞小組,目標是破壞美軍的有線通訊和無線電中轉設施。可能的話,還要對美軍的師和旅一級的指揮部進行騷擾。
而在投入攻擊的部隊方面,為了保證攻擊順利進行,林有德又向波斯灣以轉場的方式派遣了一大批戰機和熟練飛行員,同時部署到波斯灣的志願戰姬部隊也增加到四個大隊,雙方在戰場上已經擁有了二戰中集團軍群級別的單位所能擁有的戰姬戰力和空中支援。
實際上這個時候德國已經和親自下場和美國互毆沒什麼區別了,美華共和國的軍隊清一色的德國製造的武器,教官是德國人,還有德國志願兵,而空軍方面已經完全是北非戰場上的兩個老對手在互毆,戰姬的情況也差不多。
德軍沒有直接下場,是因為美華共和國的軍人已經夠用了,不像美國,阿拉伯人怎麼扶持也扶持不起來,給了多少裝備進行了多少訓練,就是打不過美華共和國的軍隊。
林有德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按理說都是人對吧,接受同樣的訓練的話,那應該展現出同樣的作戰能力才對。但事實就不是這樣,有些人他怎麼訓練都那個鳥樣,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比如另一個時空的伊拉克,在被民主之後的伊拉克軍隊全套美式裝備,美國人親自訓練,按理說應該都是精兵啊,但就是各種菜雞,被打得不要不要的。沙烏地阿拉伯的軍隊介入葉門紛爭,按理說沙特的精銳應該訓練也不錯,結果還是被葉門的反沙特武裝打得不要不要的,只能向俗稱小巴的巴基斯坦求援。倒是巴基斯坦的軍隊,還算能打,尤其是空軍連那個時空的中國空軍都要去找巴基斯坦取經——當時中國空軍的實戰經驗還停留在開六爺虐****空軍這個階段,小巴已經和印度空軍進行過現代化的空中對抗了——而且還贏得很漂亮。
總而言之,阿拉伯部隊的戰鬥力在美國已經成了一個笑話,美國人從上到下都不指望靠阿拉伯人把美華共和國從油田上趕走了,所以美國才親自下場。
結果一下場發現美華真是個硬骨頭,阿拉伯人輸得不怨。
總之,波斯灣的這場二戰結束後最大規模的區域性戰爭就要走向最後的**了,所有人都在坐等波斯灣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