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在去私塾的路上,林向安就跟林秋蘭提到了弟弟妹妹名字的事情。
過兩天就是弟弟妹妹百天了,他倆只有小名,還沒有起大名。
弟弟小名叫平平,妹妹的小名叫莉莉。
希望兩個小傢伙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長大,無病無災。
昨天夜裡起來的想法,這會正好和林秋蘭提議一下,即便母親同意了,還有林老太那一關呢,得分開一個個做思想工作。
“娘,弟弟妹妹快百天了,他們的名字想好了嗎?”
“我和你爹商量著,你讀書了有文化,想著讓你給他倆起個好聽些的名字。”
兩口子商量過名字的事,一致同意讓林向安取。
孩子小,有小名,大名沒那麼著急。
怕林向安對取名字有壓力,便笑著說,“你也別想太多,大名不著急,等大些了再取名字也無妨。”
“娘,我想和你商量個事,能不能讓弟弟跟爹姓?”
原本還笑著往前走的林秋蘭,聽到兒子的話,愣了一下,腳步停了下來。
轉過身來看著林向安,微蹙眉,問道。
“這是你自己想的?還是你爹讓你來說的?”
知道林秋蘭想多了,林向安趕緊解釋,“娘,是我自己想的,和爹沒有關係。”
“林家本來是從外地來的,三個姨媽都嫁出去了,就咱們這一支。我想著人丁太少了,家裡生意好起來,難免被人眼饞,就想著若是有爹的族親幫襯,能更穩妥些。”
他爹入贅,並不是條件差,而是他看上了林秋蘭,又加上自己兄弟多,這才自願入贅的。
而且林家原先豆腐攤生意能漸漸好起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他爹的功勞。
這點他娘本身非常清楚。
於是林向安繼續解釋道,“弟弟若是跟著爹姓,那麼王家宗親便不會排斥爹,未來我一定會讓王家敲鑼打鼓的把爹重新請回族譜裡。娘,林家由我來單開一頁族譜,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看著林向安堅定的眼神,林秋蘭無法把他的話當玩笑,這孩子說的是認真的。
她雖然對兒子讀書考科舉,抱有期望,也只是稍微奢望一下,但這孩子的堅定的神情,彷彿在告訴她,自己一定會做到!
林家生意做好,為什麼一定需要王家宗親?
林秋蘭還是想不通,這事和小兒子姓什麼有關係嗎?
“你弟弟姓林,難道影響家裡的生意嗎?”
不能怪他娘想的簡單,畢竟家裡一直做著小生意,也就和旁邊人有個競爭關係。
生意做大,一旦影響別人利益,那就不只是面上的競爭,更重要是背後的博弈爭鬥。
吳家的威脅,提醒他要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娘,我想讓林家的豆腐賣到鎮上各個角落,甚至以後賣到縣城去,讓林家在這裡不被人隨意欺負。”
這話一下子把林秋蘭鎮住了,她也就想著生意好,但沒想兒子竟然是這個目標。
有些事是解釋不清楚的,便把吳家的事直接告訴了她。
“娘,那天要不是被山匪綁走,兒子就要被吳家綁走了。”
“什麼?怎麼會和吳家扯上關係?”
林秋蘭突然想起了和吳家的交集,驚愕地問道,“難道就因為方子沒賣給吳家?”
“是的,都是因為方子引起的。”
“娘,這背後關係錯綜複雜,我還要去上學,就不和您詳細解釋了,我不是隨便提出弟弟跟爹姓的。”
“知道了,孩子名字還不急,讓娘考慮一下,這事先別和你爹提!”
林向安點點頭,也不再多說,本來也沒想一下子就同意,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