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林向安忍不住笑出了聲。
“娘,兒子知道了。您提到這事,我可得詢問一下,阿橋年紀該說親了,您和奶可有打算?
這次我回鄉下,有人朝我打聽。阿橋、阿遠和我情同手足,三姨不在了,這事得您和奶幫著安排。”
“你提這事,娘都快愁死了。阿橋今年15,馬上就快16了,我和你奶也託人幫忙相看,各方打聽。
也問了問阿橋的想法,但他啥也不說,一提這事就人就沒影了。”
自從林向安考中以後,上門來說親的更多了,弄得她一個頭兩個大。
“自從你考中了,咱家的大門就沒閒過,時不時就有人上門來給你提親。
我想著你都考中案首,等你考的更好了,再說親事也不遲,就以年紀小拒絕了。
但有的不死心,就打聽阿橋和阿遠。
我和你奶是長輩,大家是過來人,知道日子得自己過,得阿橋阿遠自己滿意才行。
你們是兄弟,回頭你給勸勸,若是心裡有人,就跟我們說。
咱家就兩個要求:家裡清白,人品口碑好,其他事都可以商量。”
這也得虧是男子,能夠稍微晚一點沒事。
這要是女子,想留都沒法留,只有提早定親,和親家約好,才有可能多留一兩年。
“娘,這事我知道了,您和奶彆著急,若是他倆心裡沒人,那等我高中舉人,再說親也不遲。”
王四順靜靜坐在一旁,聽著母子倆聊天。
林向安給他娘說,等以後考中舉人了,到時候家裡就不一樣了,連帶著兩個弟兄身份也會有變化。
讓她娘放寬心,以後會有更好的姑娘。
哄得林秋蘭心花怒放。
......
第二日,吃完早食,一家人在門口送別林向安和林遠。
縣城的屋子,空了一段時間,需要打掃。
林遠讓林向安去縣學,家裡的事他來處理。
原本林向安說自己去縣學,但因為刺殺事件,林遠不同意他一個人出門,說要接送他。
但被林向安嚴肅拒絕了,他都多大了,還要人接送?
武功也不是白練的,而且距離又近,靠近縣衙,誰腦子抽了,來這裡犯事?
另外林向安還有事,需要林遠去辦,這才打消他接送的念頭。
林向安給了林遠一個任務,等王和信來了,兩人就去縣裡的酒樓,去吃個遍,他來買單。
但不是白吃的,得帶著問題去打聽,回來要問話的。
臨近下午,林向安拿著知縣寫的推薦信和入學資料,前往縣學。
縣學坐落在縣城的中心地帶,毗鄰縣衙,與城中主要街道相連,為宮殿式合院建築。
正門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牌坊,匾額上書“學宮”二字。
大門在正南邊緣,林向安說明來意,有知縣的推薦信,門房倒是客氣,笑著帶著他領著往裡走。
進入縣學第一道大門,牌匾上用楷書寫著儒學門,象徵學業初成。
門兩邊的硃紅色外牆,看起來莊嚴肅穆。
進入儒學門後,能瞧見一座二層重簷廡殿頂的樓閣式建築,叫文昌閣。
見林向安多看了幾眼,門房主動給他解釋。
文昌閣是文人祭祀的地方,供奉著文昌帝君,以祈求文運昌盛,士子科舉得中。
也是地方文化和教育的標誌性建築。
閣前有一塊青石碑,上面刻著“文運昌隆”四字。
每年文昌帝君誕辰那天,所有官學學子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供品,至文昌閣祭祀。
與之相對應的,縣學最重要的核心建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