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王長田拉著林向安的手,掏出一些碎銀遞給他。
粗糙的手心,手心還微微出汗,林向安知道他們的用意,他秀才的身份,基本沒太大問題,就是想讓他考中舉人後照付一二。
從前朝開始,從科舉脫穎而出的官僚士紳們,利用執政權力和致仕後的影響力,為這個群體謀取財稅上的利益。
名義上皇帝免除的是士紳們的雜役,但當地的官員哪敢收大官們的田稅,最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田稅都攤到了老百姓的頭上。
久而久之,從律法上形成了“士紳無需納糧”的制度。
現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
這也是富舉人的重要原因,因為大戶們會主動送銀子、送房子等,將田地掛在舉人名下,就能免除田稅。
而村裡人知道林向安被知縣獎勵,這樣的考試結果,讓村裡的族老們多方商量後,做出的決定。
一般族老同意了,會告知大家,多方商量,少數服從多數,定下來的。
“田叔,替我謝謝大家,銀子我就不收了。”
林向安將錢退回到王長田手裡,溫和地解釋道。
“我已經從二叔公那邊,收下了更貴重的東西。我爺奶他們,還有家裡的養殖產業,都還要大家幫忙照看些,這些恩情我都會記下的,來日高中,定不會忘記各位父老鄉親們。”
簡而言之,互幫互助,合作共贏。
王長田知道王鴻送了東西給林向安,事後他私下去找了王鴻聊這事,要不要送些銀子,以防萬一。
如今村子裡就王景辰一個童生。
這幾年分紅到族學的銀子,還有不少盈餘,想著族裡人出個舉人,怕不知道要等多久。
但林向安的水平,王鴻自有判斷,這才讓他下定決心,和其他族老商量,拿一部分族學的錢,送給林向安。
對方收不收那是他的事,給不給卻是他們的態度。
“村裡的事,你不說,我們也會照看著。但銀錢是大家的心意,你收下吧!”
林向安見狀,便說道。
“這錢我收下,但我把它捐到族學裡,給村裡其他孩子用,這樣可行?”
最終錢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族學裡。
村裡人來的多,林向安一一告謝他們來送行。
一直到村口,林向安才登上馬車。
“哥哥,他們為什麼要給你銀錢?”
林嘉月不明白這群人,明明就和哥哥不熟,甚至有些還不認識。
“因為利益,我若是考上舉人,能給他們帶來好處。他們想在我沒考之前,送上一份恩情,想讓我日後記得恩情回報他們。”
王和忠也疑惑地看著林向安,不明白哥哥為什麼不拒絕,何必多此一舉。
“哥哥,我們家有錢,可以不用收他們的恩情啊!”
聽見兩個孩子的話,坐在外邊的林遠、王和信忍不住笑出了聲。
林橋、王和智一大早就先走了。
“我收下了,爺奶在村裡,能更受人尊敬。而且咱們家的養殖場,還需要他們幫忙。考慮事情是多面的,不是單向的。他日我考中了,對我來說是舉手之勞的恩情,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恩惠。”
“未來做任何事,都要懂得收買人心,這樣別人才會向著你。平日裡用不上,指不定哪天就幫上忙了,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
兩個小傢伙認真點點頭,相似的臉上,露出同樣的表情,讓林向安覺得挺有意思。
剛回到家裡,就在家裡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