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0章 黔靈赤松傳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對方終於把故事完整敘述完畢時,四兒這邊的按摩服務也恰好順利完成。

此時稍有空閒下來的四兒,並沒有選擇休息或者做其他事情,而是順手拿起放在一旁的手機,開啟瀏覽器,在搜尋欄裡輸入“赤松 人物傳記”幾個字後點選了搜尋按鈕。

不一會兒功夫,網頁上就顯示出了大量與赤松相關的資訊,四兒仔細瀏覽起來,想要從中獲取更多關於這位神秘人物的詳細資料。

赤松和尚,原名韓景琦,於明朝崇禎七年(公元 1634 年)四月二十四日降生於四川潼川東塔山青藤壩。

他在家中排行老五,其父名為韓中軒,母親則是謝氏。韓氏家族在當地乃是名門望族,聲名顯赫。

然而,命運多舛,赤松年僅六歲時,父親不幸離世。此後,他便由兄長悉心撫養和教導。

自幼經歷如此家庭變故,赤松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與短暫,心中時常慨嘆不已。

其叔父目睹他家遭遇這般不幸,又見這孩子天資聰慧、機敏過人,遂將他接入潼川城中,讓他專心研讀儒家經典學說。

可惜好景不長,未滿一年時間,正值明末天下大亂,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無奈之下,赤松只好過繼給杜家成為其子。

沒過多久,為躲避戰亂,赤松輾轉來到貴州。此時,家中親人都期望著他能遵循儒家科舉之路,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但赤松卻意志堅定地一概拒絕,反而對佛教所宣揚的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生嚮往,並立下誓言要透過修行來探尋人生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由於對家中世俗瑣事的厭煩和紛擾感到不堪忍受,赤松決定尋求一份寧靜與超脫。

恰巧此時,鄰家有一袁姓之子也有著同樣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相約為伴一同踏上了新的旅程。

他們一路前行,最終來到了息烽的南望山。在這裡,他們尋得一處清幽之地,親手割草搭建起一座簡陋的庵堂。

自此以後,每日清晨,庵堂裡都會傳出陣陣清脆的木魚聲和誦經聲,那是他們專心念佛、收斂心神的時刻。

然而,這樣清苦的生活並非每個人都能長久堅持。沒過多久,袁氏子就難以承受這份艱辛,趁著夜色悄悄離去,獨自奔回家中。

而赤松卻不為所動,反而向著更深的山林和大箐走去,決心將這苦行之路一走到底。

日復一日,赤松在深山之中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他風餐露宿,粗茶淡飯,日夜精進修行。

長時間的勞累和營養不良讓他變得骨瘦如柴,形容憔悴,幾乎看不出人形,但即便如此,他內心向佛的信念從未動搖分毫。

就這樣苦苦修煉了一年有餘,一天,一群人突然出現在了這片寂靜的山林中。

原來,是那位袁氏子回到家後,其父兄擔心赤松的安危,便循著他離開的方向一路找來。

當看到眼前這個不成人形的身影時,眾人皆是一驚。儘管百般勸說,赤松卻始終不願放棄修行跟他們回去。無奈之下,父兄們只好強行將他帶回了家。

回到家中後的赤松,依舊保持著吃素的習慣,對於家事一概不理。就連先前定下的親事,他也毫不猶豫地堅決退掉。

家人眼見他如此執著於佛門之事,深知無法改變其心意,最終只能順從他的選擇,任由他出家為僧。

從那時起,赤松正式開啟了他四處訪師問道、漫漫求學佛法的生涯……

話說那赤松,起初竟不慎混入了外道之中。然而,此人悟性極高,沒過多久便覺察到這所謂的“外道”並非真正的正法。

於是乎,他當機立斷,毅然決然地將其捨棄,毫不留戀。

要知道,對於那些真心想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