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私情罷了。”
趙鑑這會兒不想理他,可朱厚照卻好奇了,問他道:“這話怎麼說,朕不記得認識這位海卿呀?”
陳垚嘿嘿笑道:“海澄海大人,祖籍福建,其祖海逑在宋末遷居廣州,大明開國之時,海逑曾孫海遜子跟隨太祖爺,後出任廣州衛指揮,洪武十六年其子海答兒遷瓊山縣,海答兒子海寬考中進士出任福建松溪知縣,這一支從此從文,海澄正是海寬之子,開國軍戶出身的後人,自然是皇上的人。”
“哦!開國軍戶出身呀!”
朱厚照點了點頭認可了,雖說不是世襲武勳,但從開國就跟隨太祖爺的小軍官,他自然也是另眼相看的。
說著轉臉對侍候在邊上的吳經說:“查查這位海御史的政績,詳細一點報上來。”
吳經點頭哈腰的記下,在場的大家都明白,這位進入皇帝眼中了,看來日後仕途會順暢很多。
陳垚笑眯眯的得意著,自己做了件大好事,海澄在大明朝不出名,但他的侄兒卻是大名鼎鼎,那可是懟的嘉靖肝疼的海瑞海剛峰。
“行了,今天這些事暫時這樣吧,諸卿先回去準備攤丁入畝實驗省份,皇族旁支的事也抓進一點,剩下的事以後再說。”
朱厚照現在心情變好不少,擺擺手讓大家告退,陳垚笑嘻嘻的走了,後面的事他可不參與,麻煩留給別人去收拾才是正經。
“對了子高,你那自制火器之事辦的如何了?”
剛剛走到門外,就聽到朱厚照的問話聲,無奈的停下回頭進來彙報道:“臣一共改良了兩項,一項是鐵範鑄炮技術更新,另一項是定裝火藥技術,都剛剛獲得成果,等實驗成果穩定後再稟報陛下。”
“哦!新技術呀,說說!”
陳垚本來不想說的,雖說自己更新的技術自己心中有數,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強項,只是把知道的方法告訴工匠,由他們動手實驗成功的。
再說這東西還是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實驗,才敢用在實戰中,眼下實驗的次數不夠,他當然不願意亂說了。
可朱厚照要聽自己只能告訴他,嘚吧嘚吧的詳細的解說了一通,朱厚照眼珠子瞪大了:“可以呀子高!這事如果成功了朕一定給你賞賜,說吧,想要什麼提前說。”
:()大明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