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十三章 壞人還是陳垚來當

第74章 壞人還是陳垚來當

“陛下,如果平江侯所奏是真的,那不僅軍器局和工部要嚴查,邊軍也同樣要嚴查。”

看完奏章的五位閣臣面面相覷後,毛紀站起來拱手奏對道。

朱厚照眉毛一挑“哦”了一聲,詫異道:“毛閣老可是認為邊軍不該把這事報給平江侯?”

“非也!”

毛紀正氣凜然的否定後,正色說道:“臣並不質疑平江侯私自結交邊軍,畢竟他還是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有權調查邊軍現況,臣要說的是,江彬、許泰等人皆來自邊軍,為何隱瞞這麼重大的事情,此事涉及嚴重的貪腐,他們卻不說,是否有包庇之嫌疑?”

朱厚照眼神一縮想起來了,陳垚這份奏章例舉的從孝宗朝開始,邊軍制造各種火器跟軍器局製造的對比。

可這麼多年從未有人出來舉報過,而且內監是每年都派人查賬的,邊軍每年的消費雖然是打包發下去的,但賬簿上是要明確每一項花費的。

也就是說幾十年來,負責查賬的人都有貪汙的嫌疑,要不然就是瀆職,只查總賬的對錯,根本沒查詳細賬簿。

可這怎麼可能呢,查賬肯定要每一項金額都查,再總結為總賬金額對錯呀。

“查!給我詳查!宣錦衣衛都指揮使楊琳,東廠提督丘聚!”

“讓江彬、許泰、神周、李琮給朕滾進來。朕要問問他們知不知道這事!”

朱厚照臉色鐵青,這一擊讓他疼的厲害,這些人雖然不是負責查賬的,可都是自己的心腹,從邊軍調上來的。

七八年了,他們從未跟自己說起過這事,作為原本坐鎮一方的將領,他們難道不知道這事嗎。

他們的確知道,被朱厚照叫來,聽到這前因後果後,許泰苦笑道:“皇上責備之事臣認罪,但此事不可查呀,不僅邊軍不了查,就是工部亦不可查,就此打住,今後嚴管才是上策。”

朱厚照眼神一眯,盯著他一瞬不瞬的,良久後才開口道:“說說理由!”

許泰叩首道:“邊軍自制火器起於正統十四年,景泰年間普及到九邊,由於朝廷時常拖欠餉銀,各路總兵開始挪移火器專用銀兩,後發現朝廷不追究,漸漸的就有人……”

一番陳述,讓朱厚照明白了,這事真不能查,一旦查處就是個無底洞,不僅現職的官員人人有責,從憲宗朝開始的官員,全部有罪。

這就跟當年的鹽政一樣,一旦查處整個官場要倒下一半人,到時候就不是懲處貪官的事,而是皇帝還能不能坐穩江山的事了。

所謂的法不責眾,並不是犯罪的人多不能處罰,而是處罰這些人會不會引起無法壓制的暴亂,如果有能力鎮壓,那懲罰再多的人都可以,反之,就只能是法不責眾了。

像朱元璋一口氣殺了三萬多人,哪有什麼法不責眾,但朱允炆僅僅逼死一家親王,囚禁七個,結果是靖難之役身死道消。

同樣的道理,鹽政實行開中法,孝宗當年一查就知道自己鎮壓不住,一旦查下去恐怕整個南方都將造反。

現在朱厚照要是敢查邊軍火器製造貪腐,恐怕九邊之地瞬間崩潰,不僅有人造反,恐怕還有人引蒙古人南下,推翻大明朝。

其實邊軍制造火器還算好的了,要不然價格不會這麼低還記在賬上,學著工部記賬他不香嗎。

說白了邊軍將領在這一塊並不想貪腐,選擇不報是因為擔心一旦上報,日後朝廷恐怕會廢除他們自制火器的權利。

這一塊是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將領深知沒有了好的火器,死的不僅僅是士兵,他們自己也會危險。

“內閣諸位怎麼看?這事難道就這樣不了了之,裝作看不見繼續下去嗎?”

朱厚照明白自己只能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