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明武將
應該說無論是江彬還是神周,亦或是許泰這些人,全都是明中期的悍將,每一個不論品行的話,都曾在北疆立過戰功。
這時代大明朝這些世襲武將,還真沒幾個是廢物的,這應該跟常年的戰爭有關。
雖說土木堡之後,明軍畏戰的多,但也不乏敢戰之人,特別是朱厚照這位皇帝,一年能有半年時間呆在宣府,這對將士的激勵是巨大的。
史書中幾乎把正德朝跟蒙古的戰爭都醜化了,那是因為嘉靖和文人要醜化朱厚照,聯手弄出的史料大部分是假的。
對照蒙古歷史記載,可以看出此時的蒙古是元朝之後最強大的時期,瓦剌已經瓦解,成吉思汗的子孫重新登上大汗的位置。
這就是蒙古的中興之主達延汗所處的時代,也就是明史中稱為小王子的孛兒只斤-巴圖猛克。
達延汗統一了漠南蒙古,並且分封兒子控制漠北,廢除也先時代的諸侯紛爭制度,可以說此時的蒙古比明英宗面對的瓦剌更強。
但終朱厚照一生,達延汗並不能威脅到明朝,反而頻頻向大明進貢,這不能不說是個相當大的疑點。
真的是蒙古人無力南下嗎,要知道達延汗最愛的妻子滿都海,就是死在明軍手裡的,他不想報仇嗎。
朱厚照絕對是被歷史淹沒的明代武力強悍之主,否則無以對抗這時代的蒙古大軍,反觀嘉靖時期,蒙古已經內亂,可還是頻繁的南下。
到了隆慶帝,更是打到北京城下,可那已經是達延汗的孫子了,早就沒落分裂狀態。
這也是于謙為何要冒滅族的危險改革大明的原因,要是不改,恐怕等不到滿清入關,大明就會被蒙古再次滅了。
說到武將,大明朝中晚期可不止俞龍戚虎,其實跟他兩同時代的,大明第一名將並不是戚繼光,而是山西的馬芳。
嘉靖四年,達延汗南下宣府大同,攻破宣大防線,劫掠百姓十萬北歸,八歲的馬芳正是在這時被蒙古人掠去草原的。
長大後馬芳逃亡回鄉,因為從小在蒙古長大,聰慧的他學會了蒙古人的作戰方式,這對他軍事生涯極為重要。
馬芳對付蒙古騎兵一向以以少勝多著稱,帶著幾十人他就敢衝擊蒙古大軍,一生征戰百餘次,幾乎是全勝。
明人對他的評價是“勇不過馬芳”,但他被張居正雪藏,因為他是高拱最看重的將領。
回到原題,神周絕對是一員猛將,但品德太差,陳垚對他印象太差了,出言調侃他完全是本能。
對此神周雖然羞怒卻也沒辦法,他雖然跟著江彬要噁心陳垚,卻也知道決不能跟陳垚正面衝突。
大明朝的世襲武勳,並不是誰都能打壓的,即便是江彬這種寵臣,也不敢明目張膽。
不然劉瑾當年為何不弄死陳熊,只是弄了個流放罪行,雖說流放同樣很嚴重,但跟弄死完全不同。
除非是戰場上出現嚴重失誤,否則明朝的武勳是弄不死的,皇帝也要為弄死一個武勳頭疼,因為你面對的不是一家,而是一個集團。
兔死狐悲會讓整個武勳集團產生對抗心,除了朱元璋這樣的開國皇帝,沒人有這信心對抗整個武勳集團。
其實朱元璋也不算對抗整個武勳集團,他是弄死了不少武勳,但大部分並不是滅族,而是殺了你後讓你的後人繼承爵位。
真正被滅族的只有藍玉等幾個首要人物,其餘的都是隻殺首犯嫡系,不追究整個家族,否則沒有那麼容易壓制的住。
不少勳貴連庶子都沒被殺,而是替代嫡支繼承爵位,算是安撫的一種手段。
至於藍玉案牽連了三萬多人,並不全是武勳,文官也佔了一大半,因為藍玉案是李善長案件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