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十七章 專賣理論

第37章 專賣理論

“他們怎麼敢?”

“為何不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原來有開中法,晉商有鹽引可賺錢,自然不需要去幹那禍及子孫的髒事,但沒了開中法,他們只能鋌而走險,財帛動人心啊!”

當朱厚照出來時,驚訝的看到內閣五位大臣清一色的支援恢復開中法,他都有些懵圈了。

但現在他沒空問這個,更關心恢復之後如何防止鹽政貪腐,開始諮詢這問題。

首輔梁儲看向陳垚道:“平江侯既然率先提出恢復開中法,想必有過考量,不知可有建議說說?”

陳垚自然思考過大明朝的鹽政,他的振武營在淮安,兩淮鹽運司衙門在揚州,就在隔壁沒少打交道。

元明清三朝鹽運司衙門最重要的機構都在揚州,這才有清朝時期揚州繁華超過北京城的事實。

鹽鐵專賣催生出的畸形經濟其實是腫瘤,政通人和時這腫瘤是良性的,可一旦監督不力,就變成惡性腫瘤。

其實古代鹽政到了元朝,已經是最完善的制度了,明清兩朝基本上都是在元朝制度的基礎上加以調整。

可史學家不少人認為,元朝亡於鹽政混亂,而且好有道理,正是因為元朝晚期對鹽政的監督不力。

鹽政的利潤太高了,高到能讓人瘋狂,高官顯爵們誰都想插一手,吃到以後就再也捨不得放手,朝廷一旦查處他們就會悍不畏死的反撲。

張士誠、方國珍就是買私鹽的,兩人的造反摧毀了元朝的鹽政賦稅,朝廷財政一下子入不敷出,造成連鎖反應,因此的確可以說元朝亡於鹽政。

陳垚深知這其中的厲害關係,陳家沒少跟這些人打交道,掌控漕運的陳家對鹽販子太熟悉了。

“臣建議設立鹽、鐵、糧、油、糖專賣衙門,取消鹽運使司和巡鹽御史,由專賣衙門派人管理,由東廠和錦衣衛監督,但不得干涉政務,廠衛只有監督和舉報權利,這一點要硬性規定,皇上也不能改變,一旦發現違法亂紀行為,應當由刑部、大理寺等執法部門抓捕審理。”

他這大喘氣的,可把大家都整的差點上不來氣,聽到東廠個錦衣衛插手,梁儲等人差點破口大罵了,朱厚照卻是眼睛一亮。

可這限制廠衛的權利一出,朱厚照翻著白眼看他,梁儲等人卻鬆了口氣。

“說吧,為何要取消鹽運使司和巡鹽御史,你認為這些還不能監察鹽政,那再成立一個專賣衙門就能辦到嗎?”

朱厚照瞟著他,一臉的你不是好人。

陳垚一點不帶怕的,點點頭道:“咱們大明的鹽政是民營官督,無論是鹽運使司還是巡鹽御史,都只是負責監察,並沒有管理鹽區產鹽、賣鹽,因此鹽引的作用被私鹽大大的削弱,商人可以取得一份鹽引後私下裡多買一份鹽,高額的利潤正是在這私下的一份鹽中產生……”

這下大家明白他的意思的了,的確鹽政混亂的原因正是在於私鹽,鹽引是鹽商可以合法賣鹽的憑證,摻入私鹽後利益才大了。

若是沒有私鹽,就不存在鹽政混亂之事,產鹽官營西漢實行過,其餘的各王朝都是百姓生產鹽賣給官府或者商人。

可西漢的鹽專賣一向被人詬病,除了官吏壓榨鹽戶外,還有價格太高,因為全憑朝廷開口定價。

朝廷財政一困難,食鹽價格就暴漲,劉秀登基後就取消了官營,改為百姓自由生產販賣,朝廷徵收稅收。

曹魏恢復官營,可沒幾年就被司馬家篡位廢除官營,改為東漢的徵稅,而後的王朝再沒有實行過官營,因此明朝人也不會去想起官營這種事。

兩千年宗法社會,唯一一個對食鹽不管制,甚至不收稅的是大隋,即便是楊廣那麼奢靡,也沒對鹽稅動手,這是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