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陳垚的奏章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一是寧王朱宸濠的生日,身在江西的大小官員上門祝壽,三天後朱宸濠設宴答謝,這是每年都有的流程。
就在答謝宴上朱宸濠突然聲稱朱厚照不是先帝之子,他奉太后密旨廢朱厚照,繼承皇位。
江西巡撫孫遂要他出示太后密旨,他拿不出來惱羞成怒,直接下令抓捕在場官員,凡是不願臣服他的都殺了。
歷史上他的確殺了孫遂,還有江西按察使許逵以及大小官員數十人,但現在有陳垚早早佈局,避免了大部分人的傷亡。
陳垚讓東廠和錦衣衛密探,暗中告訴這些人,若是朱宸濠造反,他們可以假意依附充當內應。
這些人原本不信廠衛,但他們搬出陳垚身懷皇帝密旨來,很快就說服了他們,畢竟若是有活路,誰也不希望去死。
這些寧願被殺不願投降的人,說到底是擔心當判臣留下千古臭名,當然也有忠君的思想,這點不能否認。
而且陳垚曾殺過寧王使者,誰都知道他不可能跟寧王媾和,加上大部分人不信寧王會成功。
這時代大明朝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區區一個藩王造反很難成功,再說寧王又不是朱棣這樣久經戰場的名將。
要是第一代寧王朱權,那還有可能,朱元璋那些年紀大的兒子們,幾乎沒有廢材。
六月十七日,朱宸濠的軍隊圍攻九江、南康等江西境內長江支系岸邊的重鎮,歷史按照原來的軌跡前進。
陳垚並沒有去救援九江重鎮,而是在安慶以逸待勞,不是他不想改變歷史,而是沒辦法改變。
朱宸濠手下雖說是烏合之眾,但也有數萬之多,號稱十萬水軍、戰艦千艘,要想滅了他,還是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才是最正確的。
振武營僅僅五千人,南京的其他軍隊他絕對調動不了,即使有皇帝的密旨也不行。
作為陪都,南京的作用極為重要,六部官員和五軍都督府絕不敢冒險,聽他忽悠去攔截朱宸濠。
他們的職責是保衛南京,其餘的都可以放棄。
而要想讓王守仁有機會突襲南昌,就必須讓朱宸濠的軍隊出江西,以空間換取時間,因此九江等地是不得不放棄的。
歷史上王守仁就是這麼幹的,他是南贛巡撫,手上兵力並不多,明代的南贛巡撫,管轄的區域是江西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到漳州一帶。
若是匪患不絕,甚至廣東北部也歸南贛巡撫管轄,這個位置並不是一個省的巡撫,而是特定的區域巡撫。
明代類似的還有隕陽巡撫,管轄湖北、湖南、四川三省交界的混亂區域。
王守仁同樣在十五日就接到訊息,比歷史上快了兩天,加上之前他也同樣防著朱宸濠,因此動作十分迅速。
且說陳垚到了安慶後出示聖旨,接管了安慶,隨即讓戚景通主持安慶防禦,安慶知府和漕運總兵設在此地的千戶營也歸他指揮。
然後他帶著一千五百人出發了,他才不會留在安慶死守,這事他琢磨了這麼多年,肯定要插手南昌攻城戰的。
再說跟朱宸濠決戰是在鄱陽湖,振武營並不是水軍,他想立功只能在陸地上發揮。
陳垚走的是陸路,又要繞開各地城池不能被發現,因此這一路上趕路可把他累壞了。
這一回他真的沒帶女護衛,不是不想而是擔心她們無法這樣高強度的行軍。
十一天後到達南昌城外,王守仁的軍隊還未到,但吉安知府伍文定的前軍,已經有夜不收到來了。
雙方接觸後互相通訊息,並定下匯合的日期和地點,等待王守仁主力到來。
此時的京城已經接到訊息好幾天了,朱厚照鬧著要御駕親征,還是跟以往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