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謀劃

冀州城內,四世三公的門面擔當,儀表堂堂的袁紹一個人枯坐在碩大的書房內,眉頭緊皺,一臉的惆悵。

別看此時整個中原,好像就他袁紹實力最強,地盤最大,是毫無爭議的北地霸主。可是袁紹自己知道,自己只是紙面上的河北霸主,實際上是個"鍍金"大佬!

經過前面兩年的多次征戰,袁紹好不容易在河北站穩腳跟,結果自己分析發現,統治範圍其實就是"大號豪宅周邊幾個小區",這種感受你懂嗎?沒錯,這就是袁紹的真實寫照!

明面上,袁紹是冀州之主,可是實際上袁紹真的全部掌握冀州,統治穩固了嗎?天真!這裡有一支令人頭疼的隊伍叫"黑山軍",硬是在冀州到處晃盪,時不時惹出點事讓袁紹頭疼不已!

在之前,袁紹確實調集兵馬,抓住機會消滅了不少黑山軍,可惜是不痛不癢,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幫亡命之徒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直蹦躂。想想看,一個州的統治者,連自家後院的刺頭都收拾不了,這叫啥事兒?

問題是這個事袁紹還沒處說,要是讓天下諸侯知道他袁紹連個土匪賊軍都收拾不了,那不是臉面都丟盡了?

至於袁紹佔據的幷州?更像是一個群雄割據的大雜燴!各路游擊隊此起彼伏,有"黑山黃龍白波"等二三十個響噹噹的隊伍。簡直是游擊隊漢代版本的真實寫照,搞的袁紹精疲力盡。

而幷州北部基本被匈奴實際控制,烏桓、鮮卑、胡人、羌族在這裡上躥下跳。

袁紹雖然玩了點籠絡政策,但實際控制範圍也就是上黨、太原兩個郡,連帶雁門、西河部分地區。

至於之前跟公孫瓚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佔據的部分幽州地盤,那更加扯淡了,簡直就是一個爛攤子!公孫度佔了一大片,烏桓們各自為王,割據嚴重。

袁紹打敗公孫瓚後,也就是把這塊地盤勉強收了點租,根本談不上實質性統治。他的兒子袁熙名義上是刺史,但誰不知道這就是個擺設?只是礙於他袁紹四世三公的名頭,看破不說破罷了。

可憐他的好兒子,被人認為毫無才幹,到現在連婚配都找不到物件,讓袁紹苦惱不已。(因為甄宓已經被陳星宇拐跑了。)

至於青州?那就更刺激了,那叫一個亂!黃巾軍跟韭菜似的,割了又長。即便盟友曹老闆剿滅了大批黃巾軍,濟南、樂安依然有零星起義。還有一支首領叫管亥的黃巾軍專門誘拐百姓。

更絕的是,一群"青徐豪霸"如臧霸、孫觀們,壓根不鳥袁紹,反而投靠了曹老闆,讓袁紹是既羨慕,又忌憚。t的,什麼時候曹老闆的名頭比他四世三公袁紹的名頭還響了?是我袁紹演技退步了?還是刁民變聰明瞭?

最後袁紹仔細一想,不得不得出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袁紹真的只是個"四州總代理"!

實際控制地盤?呵呵,冀州大部分、幷州幾個郡、幽州西部、青州零星地區。看似唾手可得的河北四州,在袁紹手裡不過是塊塊"難啃的骨頭"。

雖然號稱中原北地最大的諸侯,群雄之首的大佬,實際上只是個徒有虛名的噱頭罷了。

所以袁紹不甘心啊,連隔壁曹老闆都混的風生水起了,為何我袁紹就不行?

發起狠來的袁紹親自掛帥,帶著帳下精兵強將發起了征服之戰,鹿腸山一役,袁紹的鐵騎如同狂風驟雨,席捲了於毒等山賊的營寨,斬首兩萬餘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初嘗甜頭的袁紹會滿足嗎?顯然不會!目光投向了更為棘手的對手——黑山賊張燕。

黑山軍的第一代首領被稱為張牛角,在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起兵。張燕也是其中的一個首領,當時叫做褚燕。後來張牛角在進攻癭陶時被射死,臨死前指定褚燕為首領,褚燕於是改姓為張燕。一來黑山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