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收到了袁術的信,沒多久就下定了決心,準備起兵攻打劉表。但孫堅手下的謀士提醒他說:“這可能是袁術的陰謀,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這個孫堅自然知道袁術沒那麼好心,孫堅也不傻,他說:“我自己本來就想找劉表報仇,我也沒指望袁術真的會幫我。還可以趁機打下地盤,乃是一舉兩得的事。”
理論上孫堅說的沒錯,可是孫堅沒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孫堅此時的仇恨和野心矇蔽了心智。在這種不冷靜理智的情況下去攻打劉表,這就為孫堅之後的慘死埋下了伏筆。
在孫堅出發之前,他的弟弟帶著孫堅的六個兒子跪在他的馬前,勸孫堅不要去打這一仗,可惜這次孫堅聽不進勸誡,很快點齊了兵馬,帶上糧草就出徵了。
身為長子的孫策武力不俗,又久經沙場鍛鍊,孫堅自然是把孫策也帶上了,俗話說上陣父子兵嘛。
劉表是那麼好打的嗎?能在此時佔據荊州穩如泰山,又是皇室血脈,手下自然不乏精兵強將。得知孫堅打來,劉表連忙召開了會議商討對策,沒多久,一份針對孫堅的計謀就出爐了。
孫堅可不知道,進入荊州地界後就立刻對劉表勢力發起了進攻。連戰連勝,勢如破竹,一下子就打到了荊州的州府襄陽城下。
這下孫堅就膨脹起來了,飄了,覺的劉表也不過如此,荊州很快就會被自己拿下。
圍攻襄陽城幾日後,城門忽然開啟了,五百彪悍鐵騎衝出,打了孫堅個措手不及,竟然殺穿了孫堅的層層包圍圈,朝著襄陽郊外一個叫峴山的地方跑去了。
這孫堅哪能忍啊,立刻就親自率騎兵追了上去。一闖進峴山,孫堅就發現不對勁,這裡草木茂盛,地形崎嶇,騎兵很難機動。
正準備撤退的時候,後路被一支刀盾長槍兵堵住了去路。
這還沒完,感到大事不妙的孫堅發現自己中了埋伏。峴山上一下子亂箭橫飛,滾石如雨。雖然孫堅實力不凡,達到了戰氣外放,依靠強悍的個人武力苦苦支撐。
早就設計好的劉表會預計不到?準備多時的黃祖命令軍中的神射手全部集中火力,瞄準孫堅持續性打擊。
最終孫堅力竭,整個人被射成了刺蝟,含恨倒下。
跟著孫堅追擊的騎兵很快也被徹底絞殺,連孫堅的屍體也被劉表抬走了,可謂敗的十分徹底。
還遠在洛陽的陳星宇可不知道此時自己的老東家孫堅已經掛了。窩在這北邙山快一年,陳星宇是一心一意搞建設,發展自身的實力。
這一年以來,透過趙雲帶兵實戰練習剿匪,加上有意無意的收納流民。整個山谷里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八千,趙雲負責的戰兵也擴充到了三千,武器盔甲齊備,唯一奇缺的就是戰馬。
經過一年的各種努力,目前也僅有一百五十多匹戰馬,當不得大用。
相比軍事上的變化,更讓陳星宇高興的是民生和科技上的。土豆,玉米,紅薯大豐收,陳星宇徹底沒了糧草不足的隱憂。在這亂世能吃飽肚子,吃的還是如此美味的糧食,但凡是在山谷裡的人,都深深感恩敬佩陳星宇。
大白菜,包菜,辣椒這些蔬菜也活了些許,因為要留種,以便來年種植,陳星宇沒捨得吃。按陳星宇的計劃,再在這個山谷苟一年,就可以離開了。
帆船現在十五米的造了四艘就沒造了,被熟悉水性的人一邊練習操船技術,一邊在黃河上捕魚,一舉兩得。
現在主要建造的都是二十至二十五米的雙桅帆船,已經建成了三艘,陳星宇還在命令全速建造,越多越好!
帆船的數量很重要,這關係到陳星宇的計劃。對於將來去向哪裡,陳星宇是想破了腦袋,最終才找了個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的地方:臺灣。
現在應該被稱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