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真的很重要?陳星宇絲毫不覺得,最多覺得那塊傳說中的鳳落之地的和氏之壁被雕成印璽有些可惜,好好地美玉就應該好好地收藏起來,搞成印璽真心浪費。
在陳星宇看來,傳國玉璽只是一種傳承,一個君王的印章罷了。如果當時沒有這和氏璧,掃平六合,統一神州的政哥一樣能號令天下。
以政哥的戰績和個人能力,需要這麼塊破石頭去證明嗎?壓根不需要!就算政哥拿塊蘿蔔,刻個蘿蔔章一樣也能代表他至高無上的權利。
如果真得傳國玉璽就能得天下,那董卓早拿到了,諸侯們還討伐個屁啊。再往上說,秦二世是政哥的兒子,這血脈夠純正了吧,拿了傳國玉璽不一樣被陰掉,被趙高李斯給搞了?
可惜這些觀念孫堅不懂,袁紹不懂,其他諸侯也不懂,而這個玉璽洩密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引起的風波還遠遠沒有結束。
這些三國的風流人物一個個都紅了眼,都盯著孫堅手裡的傳國玉璽,幻想著拿到後建立基業。大漢朝終於徹底被撕下了遮羞布,諸侯們也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現在陳星宇正看著眼前一大鍋白花花,略帶點青色的粗顆粒礦鹽樂開花了。
為了驗證安全性,陳星宇特意讓趙雲去外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活捉了幾隻野兔和一隻半大野豬回來。用這種礦鹽餵了半月沒見異常反應這才初步確定應該能吃。
當然,陳星宇也沒安排所有人馬上都吃上這美味,沒有異味的礦鹽,而是先給黑山軍那些戰俘先吃。如果一個月後沒有任何異常,再讓人吃不晚。不過這採集鹽礦,調派人手提純礦鹽可沒停下來,這可都是錢啊。
礦鹽這邊告一段落,小木船那邊也迎來了喜訊,船身弄好後,船上簡單的船殼和桅杆在這些木匠手裡簡直太簡單了。
加上這艘小木船陳星宇準備用的是麻布編制而成的軟帆,而不是華夏傳統的硬帆,這就進一步降低了建造難度。
其實在內河航行,華夏傳統硬帆更具優勢。可惜陳星宇不懂啊,工匠們不懂啊,這軟帆還虧得穿越前參加過一次公司團建,去到了三亞遊船上玩了兩天,仔細觀看過單桅遊船的風帆結構才稍微瞭解點。
這山寨版的軟帆到底效果如何,就要透過試航才知道了。反正陳星宇已經盡力了,其他的只能看工匠們完善了。
從一開始陳星宇就給自己做好了定位,要自己指揮一場大型戰役,當個統帥,那純屬就是扯淡,絕對被這些三國裡赫赫有名的將軍打的連尿都出來。
如果只是高談闊論,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在大局上瞎bb幾句,依靠多了兩千年的知識,結合馬後炮的優勢指點下江山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陳星宇的定位就是幕後大佬,給手下將軍士兵們做好後勤服務工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讓他們代替自己是打地盤,爭勝負。
至於自己,就發揮好自己的長處,掌好舵,把握好大方向。再利用後世的知識,資訊,創造出一些有利的條件,讓部下跟敵人打仗時有更多的優勢,有更好的裝備,有更多的錢糧。
陳星宇這邊是喜事連連,曹老闆這邊真就是悲劇無比了。中了徐榮埋伏後,曹老闆捨棄身家招募的幾千兵馬死了個精光,最後就帶了五百多殘兵跑了出來。
曹老闆一路上,不但把董卓恨的牙癢癢,也恨上了出此毒計的李儒。
丟盔棄甲,好不狼狽的曹老闆終於看見了袁紹。一肚子怨氣的曹老闆對著袁紹就是一頓嘴炮,大罵袁紹不講信譽,虧兩人曾經還是同事,同為西園八校尉,如此不講道義。
要是袁紹願意派兵協助,他曹老闆也不會中此埋伏,落的如此下場云云。
袁紹一直保持克制,讓曹老闆罵完後,隨意應付了幾句,給了曹老闆點錢糧就把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