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王允的籌劃

風和日麗的四月,黃河岸邊不斷有揹負著一麻袋一麻袋,一木桶一木桶的人把貨物運輸到四艘木船上,褐色的軟帆迎著徐徐微風微微鼓漲。

陳星宇跟郭嘉並排站在船頭,看著黃河兩岸的茫茫群山。此時黃河的水並不渾濁,由於還沒到汛期,相反河水還十分清澈。不遠處,給陳星宇送行的趙雲,吳懿和吳夫人面露不捨。

尤其是牛蛋和趙三狗更加不捨,兩老爺們難得的流出了馬尿。

這次出行陳星宇就帶上了郭嘉,還有吳班歸屬的那幾十號人,以及帆船配屬的水手。經過牛蛋的強烈建議,又帶了十名親衛,算的上是輕裝上陣了。

不過鹹魚幹,細鹽,地瓜燒是真帶了不少。陳星宇知道古代出行不易,所以這次出行絕對不是簡單遊玩的目的。

貨物裝完,在一陣陣蒼涼的水牛號角聲中,四艘十五米單桅帆船放下了全部船帆,微微調整了角度,滿載的帆船開始航行。

郭嘉一改幾日前情緒低落的模樣,不但興致高漲,而且還拉著陳星宇不斷問東問西。

陳星宇倒也能理解,郭嘉估計也沒幾次坐船的經歷,加上又是帆船,不是划槳搖櫓加硬帆船,郭嘉的好奇就不奇怪了。

其實這十五米的帆船是真不大,陳星宇還擔心扛不住大海的風浪呢。後世隨便一艘遊艇都不止這麼點大了,相對動不動就幾萬噸,十多萬噸的遠洋貨輪,這簡直不值一提!

就算不跟現代船舶比,跟風帆戰艦的巔峰,幾千噸的一級風帆戰艦一比也是提鞋都不配。

也是因為船小,為了保證安全,陳星宇所以才趕在四月出發,而不是風暴高發期的6-9月。

“奉孝兄啊,你還沒看夠啊!過來歇會吧!”

看著跟猴子一樣想爬上桅杆的郭嘉,陳星宇實在是忍不住了,別到時候出意外摔出問題,那就鬧笑話了。

爬桅杆看水手爬簡單,真正做就沒那麼簡單。能在這木船上當水手的,都是山谷八千多人力精挑細選的。要麼有過跑船經驗,要麼手腳靈活,頭腦聰明。再經過小半年的練習才勉強合格的。

郭嘉嘗試了幾次無果,終於放棄,來到陳星宇身邊坐下,跟著陳星宇一起眺望著黃河兩岸的風景。

“念中,這坐船可比騎馬,乘車舒服多了。還是你會享受啊!”

“哈哈,奉孝啊,黃河是風浪小,你覺的舒服。等到了大海,你就會知道什麼叫翻江倒海了,到時候撐不住可別哭啊。”

陳星宇一本正經的調侃著,哪怕是陳星宇自己也不確定在風浪中會不會暈船。

郭嘉一臉不服氣:“不就是些許風浪,有何懼哉!”

對於郭嘉這種沒見識過大海恐怖的人,陳星宇懶得多言,拿起一根魚竿遞給郭嘉:“來,一起釣魚吧,午飯就看我們能不能釣上魚了。”

“呵呵,好!今個兒我也來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郭嘉接過魚竿,蚯蚓都不掛,直接就把魚竿拋到了水裡,正兒八經的開始釣了起來。

陳星宇無語的搖頭,看來郭嘉腦子是聰明,可是這生活小常識簡直就是個黑洞。尼瑪魚餌都不掛,估計釣到明年都不一定上魚。

可惜對陳星宇的打臉來的十分的快,很快郭嘉的細竹魚竿就彎的十分厲害,郭嘉開始大呼小叫的抬杆。一條兩斤左右的鯉魚被釣上了甲板,陳星宇扭頭一看,也不知道是這鯉魚倒黴呢,還是郭嘉運氣太好,竟然是被魚鉤掛住背部給錨上來的。

更讓陳星宇不爽的是,郭嘉這純新手上魚了,自己這個老手就上了幾條小餐條,搞的臉都沒地方放,難道這釣魚真有新手保護期這麼一說?

這個時代的魚那是真原生態,弄點野蔥和姜,將魚現殺,用油稍微煎炸下,放點水,丟點姜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