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隨著戰事起,城裡的物業也水漲船高。就連那淡巴枯的價格也漲了兩成。
有人歡喜,有人憂,憂的自然是平民百姓,而喜的是那些事先囤貨的商賈。比如大盛商行,當初屯了不少的麻袋、糖等,這些都是戰爭必需品。短短一兩個月,大盛商行幾乎賺了一年的錢。還有那九氏,兵器、鎧甲日夜不停的趕工製造。
而最歡喜的人是糧商和鹽鐵商,價格幾乎是一天一個樣。每個商人都想借著戰爭狠狠發一筆。大學者馬司恰曾說過:如果有一半的利潤,商人就會冒險;如果有一倍的利潤,商人就敢於冒被殺的危險;如果有三倍的利潤,商人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律法。
魁州。帝都。岐周城。
這日,田部吏樂言從外面徵租回來,累得和一條狗一樣,為了儘快完成徵租任務,他比平時晚一個時辰回家,回到家,看見自家娘子已經準備好了熱飯菜,他才有了些欣慰。他不用打仗,妻兒都在身邊,月錢也勉強夠自己生活,也算不錯了。他同事老張頭,前段時間兒子在前線戰死,得了祭銀五兩和葬銀十兩撫卹金。老張頭整體以淚洗面,徵租也不上心了,他也同情老張頭。在外征戰計程車兵,確實讓人敬佩,可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田部小吏,可是他又能做些什麼呢?
“發什麼呆呢?快吃飯吧。今日糧價又漲了,在這樣下去,以後只能喝粥了。”妻子說道。
“這也沒辦法,在打仗嘛。”
樂言說著,扒了一口飯。味道不對,是陳米。市場上現在怎麼會出現陳米?
“你去哪裡買的米?”
“就是那個泰和米行啊,一直都是在那裡買的。”
也許別人不懂米,但樂言和糧食打了半輩子交道,他怎麼不知道,這裡有問題。米行怎麼會有陳米,每年新米上市時,米行收購新米,要麼就地高價賣,要麼轉運到別的地方賺差價,一般不會屯很久,米行是要盈利的,陳米幾乎是沒有利潤的,有陳米的地方,只有朝廷的糧倉,戰備糧。就算是戰備糧,陳米也是救濟災民居多。
他頓時有些氣惱。戰士在前線打仗,居然有人在打糧食的主意,士可忍孰不可忍。
樂言並將他的發現告訴了上官,田部侍郎靳耿一聽,這還了得,自己辛辛苦苦徵來的糧食,便宜了別人。
朝會上,靳耿給蒙恬遞上了摺子。
蒙恬看了摺子,他又是一言不發了,臉色陰沉。本來他就因為和雲州的戰事不順而苦惱,還要有人來搞事情。是要殺些人來解悶了。
蜻蜓監。
寇為、蘇木都在。
“寇為,立即調查泰和米行陳米一事,不管牽扯出多少人,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去吧。”
寇為領命而去。
“蘇木,你到龍泉關前線去一趟,調查一下那裡的糧草情況,看有沒有人動手腳。”
“是。”
蘇木剛要走,又被叫住。
“蘇木,你師父最近如何?”
蘇木一愣。
“師父迴雪漫城了,處理商行的事情了。陛下為何有此一問?”
“沒事,去吧。”
蒙恬很想把甲竹千留在帝都,留在宮裡,可是甲竹千有事要辦,他不敢強留,怕唐突了甲竹千。他覺得親自去雪漫城拜見一下甲竹千。
這日,蘇木帶著遊擊營三十蜻蜓衛來到了龍泉關,見到了蒙崢,說明了來由。蒙崢自然是配合,叫來了輜重營的糧曹參軍協助蘇木。
見到糧曹參軍,一看,正是那甲竹祿。
兩人一見,自是親熱,蒙崢一看,也是一愣,熟人嗎?巧得很。便隨口一問。
“你們認識?”
“是的,將軍,這是甲竹祿,我師父的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