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陽城的陷落,給了郭若南當頭一棒。
原本南方防禦是最不用擔心的,卻沒想到青州軍如此的不堪一擊。五萬對三十五萬,碾壓的人數優勢,是如何敗的,他是想不明白,難道火器的威力如此之大。
為什麼花兒會的訊息如此滯後?
“來人,叫花兒會想辦法,弄到火器的製作方法。實在不行,也要想辦法採購一些火器過來。”
如今,南方失守,又要派人去防禦南方。一下損失幾十萬大軍,即使是雲州,也是元氣大傷的,哪怕是青州軍。更重要的是,士氣大損,民心畏懼。好在不用支付大量的撫卹金,也將青州軍趕出了雲州,現在的雲州才是純粹的雲州。
朝堂上,郭若南看著群臣,束手無策。
“就沒人願意領兵去對抗源州嗎?不過區區數萬人而已。”
“要想對付源州,非郭宣不可。”丞相司徒鷹說道。
郭宣,郭若南的侄子,上柱國郭若廷的長子,如今的鎮北大將軍,領軍漁陽城,對抗魁州,幾次大敗魁州的進攻。
“郭宣尚在北面禦敵,如何能輕易調動?”
“如今魁州新帝繼位,便大肆打壓舊黨,各地人員大肆變動,軍中將領更是大換血。皆是朝中碌碌無能之輩,未有實戰經驗,且被挫敗幾場,已然畏縮,北方暫時無憂矣。”
“除郭宣外,難道再無他人矣?文儉益,你兵部就無人可用了嗎?”
文儉益一聽,也是有苦難言,這幾年,幾乎所有的官職,都是買來的,哪有幾個能用的,稍微能用的都在前線了。他幾次上書要求杜絕兵部官員買賣,也均被郭若南無視,現在又來問他,能有什麼人用。
“現在兵部,皆是黃白官,恐不能統兵。”文儉益有些情緒的回答道。
郭若南一聽,明白文儉益的意思,也不再說什麼。
“那就調郭宣回來,領兵十萬,前往南方對抗源州,南方各城全力配合,軍中事宜,全由郭宣決斷。”
下朝後,郭若南密宣了司徒鷹、左慕山、向弘光、文儉益到御書房議事。
“如今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各位可有什麼良策?”郭若南開門見山。
幾個大臣一聽,皆是不語,現在的情況,他們是瞭解的。去年太子大婚,大辦特辦,花費百萬之巨,又加上幾位子嗣誕生,花費也不少。
如今,國中百姓已經不堪重負,生活日漸困苦。
“現百姓已被各種雜稅盤剝,亦無土地耕種,恐難從百姓中取財矣。”向弘光說道。
“我自是知道。”郭若南也是知道現在國內情況,當初取得帝位,為了鞏固政權,他也是許諾了官員們諸多的好處。
“如今,雲州土地皆在各權貴手中,陛下當年給了權貴們諸多好處,如今國家遇到困局,也該權貴們表示忠心了。”司徒鷹說道。
“丞相可有良策?”
“現雲州皆按人丁收稅,且稅目繁多,各地又私自增加稅項,中飽私囊。民間財富皆入於富戶囊中。朝廷監管也是困難重重。臣認為可廢除現有的人丁稅,改為攤丁入畝。按土地徵稅。除商稅外,其餘各種雜稅一便取消。從而從各富戶手中獲取財富。”
“可這樣會得罪權貴們。”左慕山說道。
“短時間內確實會如此,可今時不同往日。人丁稅是舊朝稅制,那時人丁多,國家安定,稅收有保障,如今局勢混亂,百姓入不果腹,哪還願生養,年復一年,稅收枯竭矣,到時危機國本。”
司徒鷹說完,幾人點頭認可。
“現,如攤丁入畝,富戶雖有怨言,卻也無可奈何,如果鬧事,以雷霆手段鎮壓便可,殺一些富戶,把田地分於百姓,既能得錢,又能得民心。民心才是最堅固之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