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帝都。白帝城。
朝堂上,楚隆看著各地的戰報,心煩意亂。
雲州四面受敵,戰爭糾纏不清。原本以為南方能迅速拿下,結果連最弱的南方都陷入僵局,更別說青州,青州的閃電戰,效果顯著,佔領幾城之後,就地防禦,現在想反攻奪回,也是難上加難。越蠻聯軍也是一些軟蛋,連南州都打不贏。如果南方能拿下,就順便滅了這兩國,弱者不配生存。楚隆心裡狠狠的想。
久不征戰,兵士的戰力低得可怕。現在就指望著鳳凰軍能力挽狂瀾,可是又被魁州拖住,分身乏力。
“幸孝之,募兵情況如何了?”
“啟稟陛下,各地目前新募兵士總共三十萬,正在按計劃操練,不久即可奔赴戰場。其中南部募兵最多,有十五萬,目前正在,肥陽、順陽兩地操練;西部募兵七萬,在風盔城集結,等待指示;北部募兵五萬,簡單操練後,安排在青谷和柳木一帶;東部募兵三萬,屯田運糧。”
“東部怎麼回事?”
“東部大部分城池由泰王和魯王所有,素來兵卒就少,士兵待遇差,百姓對當兵較為抵抗,泰王和魯王也不願藩內民眾流出。”
楚隆沉默片刻。
“令幸習習加快南方的戰事,再增兵十萬。”
……
“陛下,臣有事要奏,近日,各地都有流言蜚語,說熒惑之亂起雲州,朝廷為化解厄難,轉嫁到百姓身上,說什麼:兼併土地沒百姓的份,貪汙受賄沒百姓的份,囤貨居奇沒百姓的份……現在朝廷有厄難了,就有百姓的份,這大黑鍋,百姓不背!在蓮道鎮宣傳募兵時,當地百姓起鬨,趕走了募兵軍士,隨著戰事持續,物價飛漲,百姓怨聲四起,怕會出亂子。”監察御史馮權說道。
“諸位可有何法?”
朝廷短暫安靜。
“依臣之見,如今戰事為重,必要保持後方穩定,可令各地方迅速查明散播流言者,定是那敵國細作所為,向百姓言明。特別是重要城池,要作出表率,嚴懲流言散播者,以儆效尤。同時,令各地通政司,著力宣傳朝廷各種惠民新政,安撫民眾。也要約束各地方官員,潔身自好,不要妄圖發戰爭財,觸碰朝廷底線。”郭若南說道。
“這事就這麼辦,郭若南、左慕山你們聯合去辦,要快,也要好。”
……
隨後,在雲州各地,官府開始嚴打,說書的,唱戲的,雜耍的,遊學的,很快不顯於世,百姓少了飯後娛樂,只能聚在一起,談論牛馬,官府一見,這還了得,於是又禁止百姓聚集。而在部分城池,官府抓到了不少敵國細作,梟首示眾。民眾駭然,不敢聚集談國事。各種場所,紛紛貼上告示:某某某地,莫談國事。不過,這也確實讓很多敵國的細作機構被查抄,損失不少。地方上報時,也是一頓加料,嘉賞是少不了的。
本是消除百姓恐慌的政策,卻被執行成了另一種百姓恐慌。民間只論風月無邊,不談國事大小。
白帝城南百二十里,有一座山為棲山,棲山下有座棲山書院,院長楊度,學識淵博,有云州聖賢之名,深受雲州學子尊崇,很多參加科舉的學子,都會去拜訪楊度,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如果能進入棲山書院學習,那可以說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雲州官場。
隨著雲州嚴打,書院也受到了波及,學子為了平安,也是暫時不來書院,楊度雖然氣憤,也是無可奈何。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雲州出現這樣的場面,楊度也是悲痛,他門生無數,皆居廟堂之高,卻無一人能站出來勸諫當朝者。雲州此時,一面是戰事如雷霆,一面是民間一潭死水,這哪裡還是人間?讀萬卷聖賢書,豈能熟視無睹,他楊度自是做不到的。
今日,他召集了身邊僅有的六名學生:杜預,馬歡,馬援,李炳,沈括,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