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西伯利亞出現一個蒙古強權,到時候成吉思汗將成為黃帝一樣的人物,他將被人冠以周文……不,蒙古文王的稱謂。
他已經準備好迴天山大幹一場了,兩個蒙古營常備軍,只要今年把毛皮、絨毛運過來,買上兩個營的武器裝備。
等明年就拉上三十三門輕重火炮跟羅剎人談談西伯利亞自由貿易的問題。
其實三萬多人的正常行軍,對巴圖爾琿臺吉來說除了重炮輸送需要學習之外,沒什麼特別的,直到劉承宗傳令全軍需要加快速度,所有的衛拉特貴族都被嚇著了。
急行軍他們不是沒見過,蒙古馬隊本身就是急行軍的行家,但是向著‘胡人到此下馬’的嘉峪關,那座從未被人攻破的雄關急行軍,士兵們卻無比興高采烈……誰也沒見過。
元帥府的嫡系五營近兩萬軍隊,在這條路上過得可謂是吃好喝好,一趟行軍路走下來,沿途幾個屯牧營的牲畜,除了留著下崽子的,幾乎都快被他們吃光了,要不是高山融雪,就連河水也要被他們喝斷。
巴圖爾琿臺吉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軍隊放著如此的神仙日子不過,卻火急火燎的要往嘉峪關赴死,如果元帥府的軍隊有這麼高的戰鬥熱情,他們為啥要到青海這個來呢?
其實不光巴圖爾琿臺吉不明白,就連劉承宗也不太明白,他下令速進是為了不耽擱時間,莊浪河正在對峙,臨洮府的會戰也即將展開,他越早抵達嘉峪關,張天琳部就能越早行動,分散敵人在兩處戰場的注意力。
元帥府的軍隊並不是總有這麼高的戰鬥熱情。
就在軍隊從西寧、新城開拔的時候,劉承宗還專門召集軍中掌令官,讓他們注意軍中士兵的心態,要告訴他們此行的正義性。
開始慢慢走的時候軍隊計程車氣不低不高,唯獨下令急行軍,人們反倒都振奮起來了。
劉承宗也是召集部下詢問之後才知道咋回事,其實說起來原因挺好笑,就是因為士兵終於離開了河湟。
不是為了打回家鄉,而是隨著離開河湟,他們作為元帥府士兵那種人上人的感覺又回來了。
河湟挺好,但河湟均田豐收之後的幾個月,元帥府計程車兵除了河湟本地人,都活得很憋屈。
均田之前,河湟的老百姓既患寡也患不均,元帥府士兵儘管沒啥軍餉,但每人手上都有夠好幾口子活命的糧,哪怕沒仗打,他們都能靠口糧養活全家人還能接濟別人。
大元帥府計程車兵是天底下最驕傲的軍人,哪怕降兵走在路上都挺胸抬頭。
但均田豐收以後,心理上的落差就來了,人人都過得好了,家家戶戶都有了幾乎吃不完的糧,拿著餘糧賣給元帥府,又有了花不完的銀子。
元帥府計程車兵們突然發現,自己手上的糧食好像也沒那麼多,銀子就更少了,拋頭灑血不如在家種幾畝地。
人們隱約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可是又說不出究竟哪裡不對,他們造反就是因為自己活不下去,如今看見元帥治下百姓活得高興,他們也打心眼裡高興,但就是覺得自己好像虧了。
他們不怪大帥,大帥從來沒有虧待過他們,不論任何時候,士兵的糧餉從來沒斷過,但確實不少人都產生了解甲歸田的想法。
好在時間沒有長到讓他們下定解甲歸田的決心,畢竟這幫外鄉廝殺漢確實不太會種地。
這種落差直到進入屯牧營和土司的領地,才終於消失,這邊人雖說日子過得也不錯,但畜牧業為主,糧食在這兒依然是稀缺的硬通貨,他們固定的身價再次倍增。
人們這才猛然驚覺,天底下不是哪兒都像大帥治下的河湟一樣,他們要去甘肅,甘肅還沒有均田,那裡的百姓依然在刁民的統治下活得很苦,他們將再一次在翻雲覆雨間改變一切,享受人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