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與迪米爾一樣仍處於驚愕之中,但不同的是,他是在面對伊爾瑪的舉動時表現得措手不及。但只是一息的時間,他便立馬反應了過來,隨後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騰地躍起。
伊爾瑪的腦袋一片空白,她只覺得身子往下一沉,隨後一具散發著熱量的身體便緊緊地貼上了她的後背。
“讓開!快讓開!統統讓開。”伊爾瑪一邊朝著人群叫喊,一邊觀察著前進的路線。
馬特洛奈是一座平坦的城市,但因為隨處可見的帳篷,使得整個城市雜亂無章。它沒有一條筆直的大道,一旦前面出現一頂帳篷,就意味著一條走道會隨之折向。 因此,駿馬在馬特洛奈中前進的速度十分有限,大部分時間更是在同一個區域中兜圈。
所幸伊爾瑪有著高超的馭馬之術,她盡力規避衝撞行人與推車的人,或是讓瑪伊高高躍起跨過尚未搭建完畢的營帳。至於如何繞出這迷宮般的營地,那更是簡單了,她只要朝著天空中那顆紫色的星辰前進,總能離開馬特洛奈。
讚美日神,感恩月神的仁慈。伊爾瑪在心中默默地念道,隨後又羞愧地朝著天空中的神之眼望了一眼。
這顆被“神之眼”的紫色星辰傳說是日神與月神共有的眼睛。當白晝化身為太陽的日神出現,月神透過神之眼注視著耶魯格林,也注視著日神;而當黑夜化身為月亮的月神出現,日神則透過神之眼來俯瞰大地,來觀察自己的另外一半。
月神會透過神之眼看到我包庇這個褻瀆日神與月神的少年嗎?伊爾瑪不安地想,如果看到了,那麼祂會降下神罰在我身上嗎?仁慈的月神不會責難一個凡人,但每一個人都需懷有敬畏之心。
營帳漸疏,人群漸少。經過千轉百繞,終於到達了城市的邊緣,伊爾瑪緊繃的神經也終於可以稍許放鬆。她轉頭往後瞄了一眼,沒有看到迪米爾追上來,期間她的餘光瞥到身後的少年一臉平靜。
“你不該對日神與月神不敬,那是每一個部落民信奉的神只。”伊爾瑪迎著風提高嗓門對少年道,“你剛才的話語足以引起每一個部落民的憤怒,然後對你進行一場審判,而審判的結果毫無疑問,你將會被處死。”
“那不是我的神只。”少年語氣堅定地回道。
伊爾瑪嘆了口氣,隨後問道:“在你們的國度難道沒有需要侍奉的神靈嗎?”
“有。”少年言簡意賅地答道,“祂被稱之為神明,侍奉祂的則是教會。”
“神明……”伊爾瑪囁嚅道。
“祂是眾神之神,萬物的始源。”少年繼續說道,“教會以一個圈中一點的簡單圖案來描繪神明,它的含義即是中心的一點為神明,外面的圓線則是眾神,亦是那些侍奉祂的虔誠者。而這個圖案也象徵著浩瀚星空,中心點是神之眼,而在它周圍的則是閃耀的群星。”
勁風在耳畔呼嘯,伊爾瑪諦聽著少年的敘述,然而腦海中卻是她熟悉的迪米爾的聲音。真奇怪,她暗忖到,為什麼我會毫無意識地聯想到迪米爾。但片刻之後她恍然大悟,少年所形容的教會與月神湖及日神之柱何其相似,連簡化成的圖案都一模一樣,甚至連對那顆紫色星辰的命名也完全相同。
“在通用語中,你們也叫它‘神之眼’嗎?”伊爾瑪回望少年,他的灰色眼眸顯露出了一絲疑惑。
“沒錯,神明的眼睛。祂透過神之眼審視著世間的諸多罪惡。”少年肯定地回答道,“與在耶魯格林語中的意思幾乎一樣。”
此時,他們已經完全離開了馬特洛奈。目之所及盡是黃色的土地,幾隻乾瘦的禿鷲棲息著在灰棕的枯木上,周圍零星點綴著青黃色的沙棘,讓整個視線中的畫面不再那麼枯燥。兩頭馱滿貨物的駱駝停在伊爾瑪行進的路上,而在它們的身後站著兩個行商者正目不轉睛地目送著她馳離。他們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