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當草溝鄉任、宋兩人仍為籌劃雲天峰開業事項時進行各種準備時。
一通宣傳部長趙春蘭的電話打進任長明手機。
“趙部長,有何指教!”任長明和趙春蘭之前共過事,比較熟悉。
“老任,你這做的多少有點不厚道了啊!”電話那頭,趙春蘭面前鋪著今天剛剛送來的《魯東日報》,上面頭版頭條刊發一篇文章《開拓扶貧新途徑 共創百姓新家園》的新聞報道。
任長明聽的一頭霧水,不清楚這趙春蘭提的是哪一壺。
“還給我裝啊!聯絡大記者上報這事,你怎麼說?”趙春蘭打趣說道。
“啊?記者,是有一個記者,但那是幫父母搬家的啊!”任長明今天根本沒看報紙,更不知道這報道。
“行了,不說了!雖然沒和我通氣,也算給咱玉北上了上分。我這裡考核指標也能好點。先看看報紙吧,沒準張書記還要找你!”
說完,正要結束通話電話又補充一句,“有機會把大記者介紹給我,咱們縣的指標一直不行。”
兩人翻開剛剛送來的報紙,一眼就看到那張扭秧歌的照片。
報道內容非常詳實,不僅站位很高,而且還從百姓角度解讀了這項工程,幾盡讚美之詞。
細細讀完,兩人真是有些驚訝,這溫小燕還真是速度夠快,半天功夫就已見報。報紙千千萬,但省日報份量之重不言而喻。
“唉!這可真是無心插柳啊!”任長明還是很高興的,看著宋卿笑笑說道。
有些官員想找機會露臉都不一定成功,他倆這樣低調處理反而上了頭版。
“順民心,自有天助!”對於這等事,宋卿也如大神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縣委書記辦公室,向趙春蘭瞭解情況後,張龍也是納悶: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出現和宋卿相關的內容。
前兩天王東陽找自己說陽光集團暗示想讓宋卿去南嶺,這剛剛過了兩天又在省報頭版報道移民工程的新聞上出了風頭。
這是碰巧出現的偶然還是有高人指點的必然?搞清楚這個他後面的工作才能不出差錯。
手指輕點桌面,思來想去,穩妥起見還是探探遠在省里老領導的口風比較合適。
“老領導,忙嗎?”張龍一如既往的謙遜。
“現在有點時間,有事你說!”曹志鴻直接說道。這張龍前些天剛剛負荊請罪一般打來電話,現在又來了。
“有件事我有點拿不準,想聽聽您的意見。”張龍每次給曹志鴻打電話都很緊張,這或許已經滲透到骨子裡。
“我這邊不是空出來一些職位嘛,我覺的宋卿這小傢伙不錯,想再給他換換地方。”直接丟擲來宋卿,說他有意提拔,如果老領導也是這個意思,他也能借此再留下好印象。
“可是有些有此同志提出他年齡較小,剛剛提拔,恐難服眾,需要再磨鍊磨鍊!”用這個“別的同志”代表了他另一個想法試探。
曹志鴻哪裡聽不出他的意思。最新的日報他已經看到,並沒有什麼提前安排,宋卿這小傢伙靠自己也折騰出這等火花,著實不錯。
既然張龍問到自己,小傢伙該幫還是要幫的,況且這鄉鎮上的官職對於他來說也無所謂。
“咱們黨一直講究能者上,庸者下,有能力之人該用就用。那些迂腐的為官思想可是要不得!”曹志鴻直接回答,擲地有聲。
幾句話,沒有明說,但已定性。
聽的電話這頭的張龍不覺倒吸一口冷氣。
看來真如他想,一次可能是曹領導給一些人面子給他打電話提攜,但這第二次又是堅決支援就不得不讓他確定下來。
這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