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兆靖印象裡,趙進每天學武,根本沒什麼看書識字的機會,可偶爾能發現,趙進似乎能讀懂他手裡的書,但好像字認得不全。
但這也很不簡單,王友山每年都要出遊幾次,王兆靖偶爾會跟隨,他也算見多識廣,自然之道侷限於一地的人如果不讀書的話,見識會狹隘異常。
可趙進卻不同,他對歷史瞭解的不太清楚,但也支離破碎的知道不少,對天下間的地理形勢,各地風貌特產則很清楚,甚至海外蠻夷的也有所瞭解,要知道,很多人至今不知道倭國朝鮮還有那些佛郎機人到底來自何處。
除此之外,趙進對格物致知的道理比旁人精通,一些機關巧思,一些天地自然的道理,都能說得清楚。
王兆靖也旁敲側擊的打聽過,也安排下人去看過,趙進父母叔父都不是文人,趙進平時也沒有什麼讀書的時間,這些東西不知道怎麼了解到的,後來王兆靖還懷疑到了木淑蘭,木淑蘭的確認字而且讀書。
不過即便這個也沒辦法解釋,王兆靖找的理由是,趙進在私塾學會識字,然後自己看書,要不然不會和自己借紙筆,這也比較牽強,好在趙進的表現只能說出色,沒什麼驚世駭俗,王兆靖最後解釋為能者無所不能。
孫大雷依舊很胖,動作依舊很慢,不過出手越來越有威力,因為他家及時把產業店鋪都轉移到了隅頭鎮,那裡是京杭大運河新的南北節點,貿易中轉的中心之一,這些年非但沒有敗落,反而發財了。
因為發財有錢,看著從前懶散無能的胖小子居然專心學武,孫家花錢給他請了個師傅,勤練不綴,老師指點督促,孫大雷也是不斷提高。
本來因為搶生意的事情,孫大雷面對趙進還有點侷促,後來才恢復了從前的關係。
徐州城愈發破敗,稍微有點人氣的也就那麼兩條街道,孫家父母也開始常年呆在隅頭鎮經營生意。
按說父母和孩子常年分開,家境優渥一點,加上寵溺孩子,會讓孩子很容易學壞。
孫家父母去了幾個月後回來就準備帶著孫大雷一起過去,沒曾想孫大雷因為有比武激勵,每天沒工夫琢磨別的,整天勤奮練武,這讓孫家父母覺得兒子長進不少,就帶著孫大雷的弟弟妹妹去了隅頭鎮。
父母在外地,每月銀錢給的足,孫大雷特別豪爽大方,現在比武獎品這塊,他和其他幾人的份量一樣,還經常拿好吃的來和大家分享。
而且孫家還做了一件事,花了不多的錢把貨場這片和周圍的店鋪盤了下來,就這麼保持著讓孩子們去玩,因為早就廢棄,而且徐州城跟著破敗,所以沒花幾個錢,買來後也沒有整修,就那麼放著,反正貨場這邊孩子們會自己打掃整理。
石滿強和吉香還有劉勇來的次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少,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可以作為勞力使用了。
不過他們幾個人還是會定期過來一次,原因也很簡單,他們知道和趙進幾個人維持關係的重要性。
徐州滿城凋敝,鐵匠鋪的生意也不那麼好做,但因為有趙進他們的關係,石滿強的父親在知州衙門和戶部分司那裡都接到了活計,而且價錢高,結賬乾脆,當然回扣好處什麼的不能少,大家發財,甚至因為董冰峰,石家鐵匠鋪在徐州衛也有生意做。
吉香家裡的熟食攤子經營的也很簡單,不過王兆靖讓他家廚子傳授給吉家秘方,然後安排自家每天去那裡買,事情是小事,但王家去買,很多人也跟風去買,徐州知州衙門上下也跟著,這幾年生意也維持了下來,而且還比從前好了不少。
劉勇情況和他們兩個不同,大家慢慢熟悉後才發現,劉勇無父無母,一直跟著叔叔過,他叔叔家境也不好,能給劉勇一口飯吃就不錯了,連吃飽都未必能做到。
石滿強和吉香家裡好歹有個產業,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