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聯軍擁有上千架f…22a與f…22j,以及兩千多架f…35系列戰鬥機,美日聯軍的機群規模超過了四千架,而中國空軍只有一千多架戰鬥機,而且真正具備制空作戰能力的j…第一天的消耗,也就只剩下了七百來架。因為與中央的關係已經非常緊張,所以北方戰區能不能獲得更多的j…20還是個問題。就算能夠得到補充,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與之相比,美日聯軍就沒有這樣的擔憂了。雖然美國空軍在二零一四年的第四季度就不再採購f…22a,而最新式的f…第一季度末才能量產,但是日本空軍從美國採購的f…22j、以及按照許可證生產的f…22aj(日本自行生產的f…22aj是在f…22a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而f…22j是美國在f…22a基礎上簡化之後出口給日本的,所以f…22aj要稍微先進一些,主要就是配備了由日本研製生產的電子裝置)都在按計劃生產,每月產量都在一百架以上。
由此可見,雙方空中力量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
對此,帕特里奇也是心知肚明。
在他看來,只要能夠利用b集團軍強攻北京打掉中國空軍的銳氣,南面的進攻就好打得多了。
事實上,到了二十二日夜間,中國空軍就降低了出動強度。
雖然在當天晚上,中國空軍只是取消對地打擊行動,仍然在制空作戰上投入了足夠多的作戰力量,而這主要是美日聯軍正在增強防空力量,特別是日軍的野戰防空系統對低空進入的戰鬥機構成了巨大威脅。與之相比,中國空軍的對地打擊行動,並沒有對正在推進的美日聯軍地面部隊產生多大影響。但是這一變化,已經證明了帕特里奇的判斷,即中國空軍的持續作戰能力並不是很突出,經過初期的高強度戰鬥之後,在後面的戰鬥中,中國空軍就很難有過人表現。
當然,美日聯軍的地面部隊也確實沒有過人表現。
第一天的戰鬥結束時,b集團軍的三路進攻部隊僅僅在山區裡推進了不到五公里,而這個速度甚至比不上在赤山會戰初期攻打承德時的進攻行動。
到了二十三日,帕特里奇才考慮讓部署在南面的作戰部隊發起進攻。
只不過,這一天上午,最重要的事情沒有發生在戰場上,而是發生在戰場之外。
當天上午,澳大利亞當局正式對外宣佈,應美國與日本邀請,根據美日澳共同安全條約出兵東北。
訊息剛一公開,就在國際社會上掀起了悍然大*。
要知道,澳大利亞不但是除臺灣之外的第六個參戰國,還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不在東亞地區的參戰國。雖然按照澳大利亞當局的宣告,澳大利亞只派遣兩艘護衛艦、四架預警機與八架加油機,參加反潛巡邏、空中巡邏與支援等輔助行動,並不參與作戰行動,也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參與地面戰爭,但是澳大利亞此舉,等於打破了國際社會的僵局,為其他國家派兵參戰提供了理由。
澳大利亞此舉,也多半與美國有關。
在美國正式向中國宣戰,並且宣佈承認臺灣當局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時,美國就在遊說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眾多盟國,希望獲得更多的支援。可惜的是,一年多下來,沒有任何一個盟國願意捲入這場與自身利益沒有直接關係的戰爭,更不願意為了美國,與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國家結仇。
美國能在澳大利亞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還是澳大利亞遇到了麻煩。
雖然作為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澳大利亞擁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但是受到本國人口數量限制,澳大利亞的經濟體系一直不夠健全,國內市場也沒有太大活力。長期以來,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產品就是礦物,特別是鐵礦石,而中國正是澳大利亞鐵礦石最主要的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