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他的瞭解,春季投放的話,到了夏季就能長到十米,要是秋季投放,那生長的得慢一些,可是,積累了秋冬兩季的力量,到了春季巨藻會迅速生長。
巨藻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在適宜的條件下,一棵巨藻一天內就可以生長30到60厘米。一年裡,一棵巨藻可以長到50多米。
漁場海底有不少孢子發育而來的幼苗,敖沐陽潛在水裡拿著刀,將幼苗的固著器給切斷了。
這不是幼苗的根系,固著器斷掉後還能在生長,不過這需要時間,所以敖沐陽移植這些幼苗,得給它們綁上石頭之類的進行初期固定。
斬斷幼苗固著器後不用管,它們葉片中有氣囊,幼苗自動能浮到水面上。
這工作不算複雜和沉重,敖沐陽和黑龍兩人快刀斬亂麻,當天就收拾出來了好些的巨藻幼苗。
正好漁場不需要巨藻幼苗進行大規模的繁殖,他決定要是養了海牛,那以後定期來移植幼苗。
其實紅洋有國內最大的海藻研究基地,裡面就有巨藻種苗進行出售,敖沐陽不願意去買,不是錢的事,而是苗子活性問題。
他漁場這些巨藻可是汲取金滴長大的,性狀優良,活性更好,他估計營養也更充沛,海牛應該虎喜歡。
當天傍晚,他開著船回到村裡,提前他給敖文昌打了電話,讓他組織人手準備往海邊移植巨藻。
於是,傍晚秋風呼嘯,村外的海域上卻熱鬧起來。
第1050章 來了
村裡之前修路留下了好些磚頭石塊,大龍山也盛產石頭,所以當敖沐陽把巨藻幼苗帶回來後,村裡人帶上繩子就能開工了。
對於種植海藻這些事,村裡人是輕車熟路,用不著教,大傢伙都知道怎麼辦,對敖沐陽來說倒也是省事。
敖千文見多識廣,一眼認出了這是巨藻幼苗。
他說道:“村長,咱們這綁上石頭直接扔到海里的法子太原始了,這種方法早淘汰了,我聽說現在種植巨藻都用潛繩法哩。”
“什麼叫潛繩法?”敖沐鵬一邊嫻熟的往石頭上綁繩子一邊問道。
“其實我也不太懂,沒辦法,咱沒文化,大老粗。”敖千文先客氣了一句,他琢磨了一會又說道,“我看人弄過,就是用塑膠綆繩綁著巨藻的幼藻,然後呢,這個綆繩兩端帶著繩釦,在海底找礁石綁上就行了。”
敖沐鵬笑道:“那比咱們這個法子不麻煩的多?”
敖千文道:“你看你也沒有文化,它是麻煩,可是它這繩子能調整長短,不同季節光照和水溫不同,調整繩子長短可以讓海藻一直處於一種合適的位置,這樣它就長得快。”
這種法子敖沐陽也懂,但操作起來很費勁。
他覺得村外海域種植巨藻不用這麼麻煩,畢竟他所移植的巨藻苗基因好,對陽光的利用率更高。
後面見到他帶人在種植巨藻,李繼和蘇鵬宇帶著學生來幫忙。
李繼知道一種更為先進的巨藻種植方法,叫做潛筏式養殖技術,透過吊漂與筏綆的連繩將浮筏下沉至水下進行巨藻的養殖。
這法子的原理跟敖千文說的潛繩法一樣,都是由於巨藻對光比較敏感,透過經常伸縮連繩而使巨藻始終處於養殖最佳水層,促進巨藻的生長。
不過李繼提供這種法子效率更高,它是採用了養殖筏來種植巨藻,一批巨藻種苗固定在筏子上,然後透過連繩把筏子固定到相鄰的兩養殖綆繩上。
粗粗的綆繩上綁著塑膠浮球,它們浮力很大,水中漂浮在水面上,這樣需要筏子距離水面多深,那就調整綁著塑膠浮球的繩子長度,讓塑膠浮球帶動筏子始終處於合適水深位置。
李繼和蘇鵬輝關係很硬,他們都能聯絡渠道給龍頭村提供這些筏子,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