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小天地之中,六千里山河之內。
一位姿容絕美的紅衣少年,一人仗劍,懸停半空。
紅衣飄展,青絲飛揚,風華絕代。
紅衣少年重重揉了揉眉心的一顆硃砂痣,一雙桃花眸中盡是藏不住的憂傷憂愁。
片刻,少年開口問道:“為什麼?”
張衍,莫蓮,聞硯,三人同時心湖激盪,風浪不止,一道心聲掀起驚濤駭浪,同時,回想起李夢陽的那聲“為什麼”。
一個問題,三個人,三種不同的答案。
三人啞然,天地陷入一片寂靜。
李夢陽就這麼看著,就這麼等著。
片刻,三人當中,聞硯率先開口,心湖無比平靜,淡淡說道:“為萬世開太平!”
李夢陽只感到好笑,反問道:“書生開口,果然信口開河,你能做得到?”
“硯,三尺微命,一介書生,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願意以此生一試。”聞硯彎腰作揖,以表對當今這位天下第一的尊重。
“人間苦厄,天災不斷,我輩讀書人豈能作壁上觀!”
“天底下沒有這般道理,書上沒有這般道理,先生更從沒教過我這般道理!”
“我也曾對這個王朝抱有希望,入朝為官三載,想要改變些什麼,卻發現無能為力,大平與這個世道都早已病入膏肓。”
聞硯看向手中君子玉,手指輕拂劍身,自言自語:“讀書人,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總要去做些什麼……”
又抬頭直視李夢陽,忽然感到胸中升起一股無名怒火:“難道不是李先生一意孤行,逆大勢而行,強行為大平延續國運,才致使天災不斷,蒼生苦矣嗎?”
“大平,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於今日,便該亡國矣!”
“是我錯了嗎?”李夢陽低頭自言自語,而後笑容燦爛,“不!我沒錯!”
“如若不是我!天災將會更盛!是我生老宗上下祭劍於天,為這個天下求來一甲子風調雨順!”
“如若不是我!北蠻的鐵騎,早已踏足中原!南疆的巫蠱,早已染指中原!屆時萬千生民將更加民不聊生!”
“如若不是我!以國師之名,減免賦稅,開糧賑災,濟世救人,那麼天底下百姓更無活路可言!”
“為了這個天下世道,為了這個太平盛世,我……盡力了。”李夢陽握緊不老劍,笑容緩緩收斂,喃喃自語,“我真的……盡力了。”
此時,張衍的心湖也平靜下來,開口回答問題,他的回答很簡單,只有兩句話。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請李先生,為了這個天下蒼生赴死。”
李夢陽的回答更簡單,只有三個字:“憑什麼?”
張衍張了張口,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好像確實沒有資格再要求,眼前的這位李先生,為這個天下蒼生再做任何事情。
且先不論對錯,他做的確實已經足夠多了,多的不能再多了。
李夢陽不再滿臉溫和,少有的面露不屑,嗤笑道:“好一個開太平!好一個救蒼生!你們兩個小輩,當真是一條好大道!”
一語言罷,更是說出了,自己從不曾說過的狂傲話語。
“想老子當年!劍開太平盛世,法救天下蒼生之時!你們連人都不是。”
“看老子今朝!鵬翼垂空天下,笑語著眼人世之日!你們勉強是個人。”
莫蓮無比驚訝,有些不信這話是師父親口說出來的,不過轉念一想,卻也明白了。
人壓抑太久了,總要說出些狂言來,以此寥寥抒發些積壓的情緒。
張衍與聞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