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拉維的醫療援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後,醫療援助先鋒隊深知,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地的醫療狀況,僅僅依靠短期的救治和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於是,他們開始謀劃更為深入和全面的援助計劃,目標是在馬拉維建立起一套可持續的醫療體系。
先鋒隊中的兒科醫生陳晨注意到,當地兒童的健康問題不僅僅侷限於瘧疾和先天性疾病,營養不良也是一個極為普遍且嚴重的問題。他在對當地多個村落進行走訪調查後發現,約有 40%的兒童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這導致他們的身體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陳晨醫生決定開展一項兒童營養改善計劃。他與當地的婦女組織合作,對當地的母親們進行營養知識培訓,教導她們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為孩子們製作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醫療援助聯盟還從國際慈善機構募集到了一批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劑,免費發放給當地的兒童。經過半年的努力,接受營養補充和飲食指導的兒童中,約有 30%的孩子體重開始逐漸增加,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外科醫生張峰則將目光投向了當地的創傷救治領域。由於戰亂的影響,馬拉維時常有因槍傷、炸傷等創傷患者,但當地的醫療水平在這方面極為薄弱。張峰醫生組織了一系列的創傷救治培訓課程,邀請了國際上知名的創傷外科專家透過線上影片的方式進行授課,同時自己和團隊成員在當地醫院進行現場示範教學。在一次大規模的創傷救治演練中,共有 80 多名當地的醫護人員參與。演練模擬了各種常見的創傷場景,如骨折固定、大出血止血、傷口清創縫合等。經過這次演練,當地醫護人員在創傷救治的實際操作能力上有了顯著提升。據統計,在之後的三個月內,當地醫院成功救治創傷患者的成功率從之前的不足 30%提高到了 50%左右。
在醫療援助工作進行的同時,醫療援助聯盟也積極與馬拉維政府進行溝通與合作。聯盟的負責人林宇與馬拉維的衛生部長多次會面,商討如何在國家層面上推動醫療改革。雙方達成共識,決定共同建立一個醫療人才培養基金,旨在選拔優秀的馬拉維學生到國際知名醫學院校深造,學成後回國服務。首批獲得該基金資助的 20 名學生被送往了中國、印度等醫療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這些學生在國外將接受為期五年的系統醫學教育,涵蓋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等多個專業領域。
當地的護士瑪麗參加了醫療援助先鋒隊舉辦的高階護理技能培訓課程。在培訓前,她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基礎護理操作,如打針、換藥等。經過三個月的培訓,她學會了更為複雜的護理技術,如重症患者的護理監測、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等。在一次當地醫院爆發的傳染病疫情中,瑪麗運用所學的知識,成功協助醫生護理了多名重症患者,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 20%左右。她感慨地說:“這些培訓讓我真正認識到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專業性,我會努力將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同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療援助聯盟在馬拉維的醫療援助基地也逐漸建設完善。基地內配備了先進的醫療裝置,如 x 光機、ct 掃描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可以開展更為全面和精準的疾病診斷。同時,基地還建立了醫療物資儲備中心,儲備了足夠應對當地常見疾病爆發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在雨季來臨之前,醫療援助先鋒隊提前儲備了 5000 多份抗瘧藥物、2000 多套防護用品以及大量的消毒物資,以應對可能爆發的瘧疾疫情。
在醫療援助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過程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國際志願者加入。來自法國的醫生路易絲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名心血管疾病專家,主動來到馬拉維參與醫療援助工作。她在當地醫院開展了心血管疾病的篩查與防治工作。在為期兩個月的篩查活動中,共篩查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