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微啟,有些欲言又止,雖然同是隆冬,雲南那四季如春的氣候和東北怎可同日而語。不過,藍玉卻徑自說下去了——
“說起來,我們一同戰場廝殺已有二十餘載了吧。我近日嘗思當日你我隨伯仁同破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大營的情景。武定侯你當時率十餘騎潛入敵營,何等兇險,若不是你帶人潛入,迷惑敵人,擴廓帖木兒中計倉皇逃走,伯仁如何能取得那場完勝。”
藍玉所說的是洪武元年十一月,山西大同一戰時的情景。當時,郭英授命趁夜率十餘騎潛入擴廓帖木兒營內,舉火鳴銃,位於城東十里外的伏兵聞聲,也鳴炮與之輝映。常遇春隨後引兵趕到,衝入敵營。元兵不知虛實,以為明軍大隊人馬趕到,頓時大亂,自相殺戮蹂踐。擴廓貼木兒也倉卒間,赤著一隻腳,率十八騎隨從向北逃去。
“除了伯仁,武定侯你便是我藍玉第二個佩服之人。皇上也嘗稱,身被七十餘處舊傷,卻從不以疾託辭出戰,武定侯實乃軍中楷模。”
藍玉此言,雖有奉承之意,但說得言辭懇切,句句顯露誠意。郭英微泛渾濁的眼中閃過幾許動容。他十八歲跟隨朱元璋加入紅巾軍,東征西戰、從不畏縮,尤其想起適才藍玉說的,那山西大同與擴廓帖木兒一戰,更是奠定了他在洪武朝的名將地位。
當年大同一戰,他正是而立當打之年,藍玉那時還是個不到三十的年輕人,在軍中是跟隨他學習的後輩。但轉眼一晃二十年後,他已是廉頗老矣,出戰時居然生出退去之意,而藍玉,雖已年逾不惑,卻正是有衝勁也夠沉穩,一個將領最好的黃金年齡。
“武定侯,伯仁曾臨終時將蕩平殘元一任託付與我,我藍玉雖不才,幸得武定侯與延安侯你二人相助,此次必能完成皇上的囑託。”
常遇春臨終前還給藍玉留過這樣的遺言嗎?郭英從未聽藍玉提及過此事。常遇春留下遺言“恨不能再報效太祖”,倒是舉國聞名,洪武帝聞之還曾痛哭流涕、悲慟不止。不過,想到常遇春一生好戰,會留下這樣的遺言也在情理之中。
藍玉在這樣的情形下不以大將軍威儀壓人,而是述說舊事、動之以情,果然正中郭英軟肋。郭英當下重燃了男兒當熱血報國的情懷,默默垂首,不再言語,已是暗下了與藍玉一同苦戰到底的決心。就算如常遇春一般死在征途之中又有何妨,反倒能成就他這輝煌的一生。
唐勝宗看郭英三兩句便被藍玉說服了,心下有些不悅,道:“不知兩位王爺意下如何?”
唐勝宗說罷,眾人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燕王,按照長幼有序,理當他先發表意見。
朱棣微微一笑,開口道:“此時確實不是決戰的好時機,先不論武定侯所說的南軍無法適應北地氣候,就是本王手下那些北地士兵,也有些吃不消了。再者,今日之事,無論是不是陰兵借道,我等將領可以不予理會鬼神之說,普通士兵卻不然,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強行逼迫士兵向前行進,恐失了軍心。”
“若是擔心一來一回,十五萬大軍耗資甚大,其實也不一定要撤回應天,大軍撤到我北平地界,開春再北上,也可同時補給所需,一舉兩得。”
朱棣的這個提議,按說是極好的,也符合唐勝宗的意圖,延安侯當下就點頭表示贊同。
不想,藍玉仍然堅持己見,道:“我卻覺得敵人就在附近,我軍辛苦了四五月,不抓住這次機會,一舉擊破元廷,未免可惜。”
唐勝宗:“……”能一舉擊破敵人,無須明年再折騰,他自然也是願意的,偏偏藍玉的論斷來源於個人猜測,十五萬人為了一個莫須有的可能性,陪著藍玉去犯險,他萬萬不能贊同。
於是,唐勝宗轉頭詢問朱椿:“蜀王,您的意見呢?”
現下,幾位最有發言權的高階將領中,藍玉贊成繼續北進,定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