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傅,現在甚至達到了一天刻一塊雕版的速度,能刻一百多字。

他的學徒,其中第一批中精明的,也已經達到了一天百字的速度,兩天就能刻一塊雕版出來。

張超給這些學的快的學徒工們,都漲到了一月一石米的工錢,當做是獎勵。

看到張超進來,作坊裡的人都對他躬身行禮,作坊裡幾乎都是十幾歲的少年,也有不少的少女。這些都是京畿地方的鄉民百姓的子女,送到這裡來做工,還能賺不少工錢。尤其是還有學藝,現在是學徒,學藝有成,就能提工資,半熟練有加工資,到了熟練工還有加,如果手藝更好,成了帶班、組長,工資更高。

張家的信用還是很高的,因此許多人還要搶著來,來晚了還沒機會。

“大家繼續做事,晚上加餐,有魚和肉!”張超笑著對著他們點點頭道。

張超給這些學徒是保底加提成,一開始的學徒期還不能上手,只有底薪水。等成了半熟練,可以開始制板和刻字的時候,就是保底加提成,他們的勞動成本有計價提成。

基本上,一塊雕版都在一百多字。張超給的提成就是一塊雕版刻字十文錢,刻好一塊,底薪以外,還加十文提成。

而寫工的價格要高的多,寫一版,是二十文,差不多還是千字一卷的價格,甚至還提高了一點。

張超經過了制板車間,刻字車間,然後裡面的印刷車間,最後路過裝訂車間,推開門,到了裡面的匠頭房。

房間裡,馬周和鄭管家還有柯八、鄭木匠幾個都在。

“三郎,我們印書坊現在有些忙不過來了。”鄭管家笑呵呵的說道,“青龍寺的法華經還沒印完,大興善寺的四十二章經也剛開始印,他們又打算再印幾部經書,尤其是大興善寺,豪氣的很,他們要印華嚴經,這可是六十華嚴經啊。”

華嚴經之所以稱為六十華嚴經,就是因為這部經有六十卷,這是東晉時的譯本。卷數多,字數也多。

“你還怕生意多啊,六十華嚴經更好啊。反正咱們的規矩不變,經書這些是千捲起印的。記得等他們交了定金之後,再去其它各寺談談,看他們願不願意也買些華嚴經,對其它的寺廟,我們可以不要求千捲起印,但買的少就得加些價格。”

反正關鍵的是第一版,第一版有了千本之後就能印,一千本起印,也是為了降低成本。畢竟不管印多少本,這套雕版是得要先弄出來的,寫稿、制板、刻字,這都是成本。

“你們要主動出擊,不能光等。比較如有些寺廟沒有能力一次性印一千本,那麼我們可以牽頭嘛,找多家寺廟一起湊一千本,這樣他們平攤成本,不也挺好?”

鄭管家道,“這是好辦法,不過我們現在手上印刷的單子不少,忙不過來呢。”

“我覺得我們加了標點符號之後,尤其是我們的排版,使得每頁字數變少了,讓雕面增加了許多,使得我們的雕版任務加重了許多,影響了印刷的速度。”

張超輕笑了一聲,真是不會做生意啊。你若是搞的密密麻麻一個版,字數倒是多了,可我們是按版收費的,這版越少,對我們越不利啊。尤其是版字數越多,雕版錯誤率就會加大,這也是造成成本上升的。

現在加上標點符號,以及經過排版後,標準一百六十二字的版,實際上都只排版一百來字。特別是本來一卷萬把字,可增加了標點符號後,字數要增加上千,甚至更多。

一個六十卷的華嚴經,按張超的這種排版方法,加上標點,重新排版,達到一百多萬字。一卷就有兩萬餘字,一卷就要一百四五十個版,真要編完,得好幾千個版。

哪怕大興善寺一次先印個一卷兩卷的,那也得一卷七八百錢,一千本起,也是七八百貫。

當然是現在的排版方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