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雲準備回家時候,看到宋向上跟著他。
吵的時間過長,天黑下來,紅柳農場職工都已經離開,就把宋向上落在這裡了。
謝長雲招呼宋向上跟著他,他騎大梁車載著宋向上回去。
“謝老師,那兩個老外太可惡了,咱們幹什麼非要答應他們的條件,不行就不用他們的裝置了。”
宋向上在會議室角落裡聽完整個過程,別的沒聽懂,但是那兩個老外嘚瑟的樣子他看得一清二楚,讓人氣憤。
謝長雲聞言道,“向上,憤怒解決不了問題,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思考,雖然這兩個人的行為很不文明,是明顯的商業欺詐,但是其中很多事都是現實。”
謝長雲接著道,“向上,他們說得一些話是事實,比如咱們國家的電力發展落後國外四十年,這個一點都不誇張。”
“一個1萬千瓦時的火電機組都需要從國外採購就是最好的證明,咱們為什麼要忍氣吞聲簽下補充條款,生生地讓他們訛詐,還不是因為他們技術先進,咱們有求於人,所以明知道對方欺詐我們,也得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向上,生氣解決不了問題,剛剛你也看到了,咱們也可以拒絕,可以不要他們的裝置,但是又能怎麼樣,他們將裝置拉走,茂盛農場,再加上咱們農場,還有其他農場,就都沒有電用了。”
“正是因為咱們不得不用他們的裝置發電,所以他們才有恃無恐。”
謝長雲騎得飛快,風吹來將他的聲音打散,但宋向上還能聽得清清楚楚,他剛剛的憤怒在謝長雲一番解釋下熄滅,很快變成了頹喪,
“謝老師,那怎麼辦?雖然這都是事實,但這樣被欺負太難受了。”
“向上,雖然咱們花下冤枉錢購買火力發電機組,但是發的電可以提高咱們的生產力,咱們可以創造更多財富,很快就能賺回來。”
“當然,咱們也不能就這樣過去,應該加大電力裝置的研發,爭取攻克技術難題,等咱們也掌握這些技術,自己的工廠也擁有成熟的製造技術,咱們就不用再看他們臉色行事了。”
謝長雲給宋向上解釋。
宋向上明白過來,繼續詢問,“謝老師,我們國家現在電力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小傢伙,沒想到你還對電力發展感興趣,正好回家還有段時間,老師就給你科普一下。”
謝長雲笑了兩聲,很是高興,向宋向上講起電力的發展。
“咱們國家電力起步於清朝晚期,是由西方列強帶進,地點就在上海,那是1882年由英國創辦的上海電氣公司第一臺12千瓦機組發電,上海外灘6.4公里的大道上,15盞電弧燈揭開了中國有電的歷史。”
“而後電力逐步發展,1888年李鴻章從丹麥購進15千瓦的發電機,設立北京西苑電燈公所,從此北京的宮燈蠟燭換成了燈泡;在李鴻章的推動下,早期電廠相繼出現,1888年臺灣安裝小型發電機,燃煤發電,廣州燃油發電;隨著各項不平等條約簽訂,租界內各國僑民紛紛建立自己的小電廠,發電使用。”
“其中最大的電廠是英國商人1911年在上海建立的楊樹浦電廠。”
宋向上一聽眼睛就亮了,“謝老師,楊樹浦電廠我知道,我爺爺就是在那上班。”
宋向上沒少聽父親宋建國提起過爺爺,也不止一次聽到楊樹浦電廠這個名字,聽父親說他小時候經常在楊樹浦電廠玩,那是父親童年的樂園,也是爺爺榮譽的地方。
“呵呵,沒想到向上來自電廠世家,楊樹浦電廠是上海最大的電廠,咱們接著說國家電力的發展。”
“除了官方電廠,租界、列強建設的電廠,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家也紛紛建立電廠,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是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