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荑院子裡人人忙忙碌碌,各有專注,老太太和二房、三房院子一樣忙忙碌碌,不過是在準備過年罷了。
老太太那裡,趙荑隔了日也會去請個安,以免落人口實。不過老太太看她就犯怵,索性不見,但這也不妨礙趙荑從進進出出的婢女、婆子那裡看出端倪,老太太著實大肆採買了一番,穿的、吃的、用的,一應俱全。
趙荑覺得大老爺也許真不是老太太的孩子,不然長子、長孫死了,她怎會一點不見傷心,反而有心情歡喜過大年。但大老爺不是褚老姨娘的孩子,她的推測不成立,也沒有任何人對老太太、大老爺的母子關係有過懷疑,她覺得自己真真想多了。
快過年了,想家的人無論多遠,終會翻越千山,欣喜歸來。
周媽媽把帖子拿到書房時,趙荑正侍弄著兩盆銀邊墨蘭。花兒即將盛放,葉莖墨綠挺拔,葉片寬闊半垂,配上銀色邊紋和青白花苞,給冬日裡晦暗的書房添了勃勃生機。
“誰的?”趙荑一邊往盆土上撒水,一邊問。
“是咱府裡二爺、三爺回京了,帖子是二奶奶下的,邀奶奶您後兒個帶了孩子一起回侯府。”周媽媽語氣裡全是歡喜。
趙荑頓了頓才反應過來,這是說捬義侯府的二爺和三爺。是她的二哥、三弟回京了,二嫂下了帖子讓她回孃家啊。
趙荑瞬間喜上眉梢。回京她只去了趟懷恩庵,之後就一直關在府裡。畢竟重孝在身,去了哪裡都惹人嫌,而且她沒有原主記憶,還是別到處招搖的好,所以她索性閉門謝客。如今有機會回孃家,她可是盼了許久。捬義侯府家風極好,且兄弟姐妹關係親密和睦,這是她從所有人口中得到的一致說法。她只從和老祖母的有限接觸中,也不難得出結論。那樣寬和睿智的祖母,培養出的孩子一定個個善良出色,捬義侯府自是頂頂好的!
隔日,趙荑帶了荀姝、荀瑞、荀珍、荀婉出門。其實在決定帶不帶荀珍姐妹的時候,她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問了孩子,讓她們自己選擇。聽說可以和嬸孃一起去捬義侯府,荀珍的眼睛亮得嚇人,荀婉拍著小手說好。
荀婉還小,記憶不深,可荀珍已經大了,她清楚地記得,每一次母親回孃家,都很不情願帶上自己姐妹,帶了也在馬車上各種嫌棄。待到了外祖家,雖然外祖母和舅母也會給些小玩意做禮物,但都不大拿正眼看她們。這樣久了,她就不再願意去外祖家。
嬸孃那麼好的人,嬸孃的家裡人一定也是很好的人,荀珍想去看,想和嬸孃更近。
一行出門的時候,荀喬眼巴巴地看著,滿眼羨慕。趙荑走過去,蹲下,替他整理腰間的小荷包,說:“喬兒現在還不能坐車出門。我們喬兒好好在家養傷,等傷養好了,嬸孃也帶喬兒一起出門,好不好?”
“好!”荀喬乖巧地應。他知道嬸孃答應的事兒一定會做到。
“一會兒姨奶奶會過來陪喬兒,喬兒乖乖聽話,可好?”趙荑笑著囑咐。
“好!”荀喬軟聲答應。
趙荑怕二奶奶侯氏又來鬧,下人攔不住,傷到荀喬。她特意請了錢姨娘過來幫著照看。錢姨娘雖只是個姨娘,但畢竟是荀翊生母。目前大房這種情況,沒人敢輕易得罪錢姨娘。讓她來照顧荀喬,趙荑還能放心些。
幾人坐著軟轎出了二門,在側門上馬車。趙濯幾人見了趙荑,都躬身行禮。他們送荀翊回祖宅,才剛剛返回京裡。趙荑朝幾人頷首,說了句辛苦,就由婢女攙扶上了馬車,四個孩子也由婆子抱著,一個一個跟著上來。孩子們久未出門,如今又和自己最喜歡的孃親/嬸孃一起,都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興奮得小臉通紅。
看著荀珍幾個的素色衣裙,趙荑覺得美中不足。如果不是孝期,幾個小女娃打扮得豔麗嬌俏,不知道有多養眼呢。
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