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大的電線杆架設到紅柳農場場部,整個農場都沸騰了,很多職工放下手中坎土曼,從田地裡跑回來。
大家圍著高大的電線杆,踮起腳尖向著電杆來的方向眺望,看著矗立在戈壁灘彷彿標兵一樣的供電線路延伸到視線不及的天邊,每個人臉上都激盪著興奮的神采。
他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議論,訴說著通電後的生活,通電後一切都會改變,再也不用天黑就脫褲子上坑睡覺,可以有更多豐富多彩的生活。
趁著大家都在,葛二雷走向旗杆所在的高臺,大聲高呼,
“既然大家都來了,現在聽我講兩句,線路從茂盛農場鋪設到咱們紅柳農場,大家能用上茂盛農場的電,這是天大的喜事,為了儘快通電,咱們需要去幫茂盛農場的職工拉煤。”
“大家拿上洗臉盆,坐上車出發,來一場拉煤大會戰,儲存足夠的煤,在秋收時候才能用上充足的電。”
葛二雷大聲喊著,眾職工揮舞著手臂高呼,“拉煤、拉煤。”然後他們旋風式地跑回家,端著臉盆跑回來了。
整個場部亂糟糟的,拖拉機咚咚聲,小驢嘶鳴聲,人們歡笑聲交織著,共同組成浩浩蕩蕩的拉煤隊伍向外面流動而去。
就連宋向上他們這些娃娃都能參與其中。
在秋收時候,學生都有實踐課,至少十五天的勞作,給場部通電是大事,這些學生也有幸參與實踐。
他們坐著場部的拖拉機,興奮地交談著。
對於小孩子來說,只要不寫作業,無論幹什麼都是高興的。
車先來到茂盛農場,放下一部分人等待,另一部分則去幾十公里外的小煤礦拉煤,宋向上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他爬上車,跟著一塊去拉煤。
一路風吹日曬,只有苞谷饢充飢,等他們趕到煤礦時,宋向上已經曬得脫了層皮。
在煤場聽到轟隆隆的聲響,混身碳黑,頭頂頂著照明燈的煤礦工人推著小車將煤炭從地下挖出,送到外面堆積在一起,經過簡單的粉碎分類後,便已經能夠售出使用。
之前已經商談好,車一到就開始裝煤,場部職工借來小推車,在煤礦工人幫忙下將一筐一筐煤裝到車上,大家幹得熱火朝天。
宋向上抬了一筐累得喘不過氣來,他年齡小,根本幹不了力氣活,一個人偷偷溜到一邊休息。
這時候有幾個穿著中山裝的人走過來,煤廠的廠長正陪同幾個人介紹,他們登上高高堆起的煤矸石堆,極目遠眺。
宋向上充滿好奇,手腳並用爬上去,他聽到幾個人聊天。
一個戴著厚厚眼鏡,臉上皺紋叢生的老人指著煤礦道,“這裡的煤沒開採多長時間吧,應該都是淺層煤。”
“對對,剛開了兩年,表層都是煤炭,用不著向裡面深挖,這煤可不少呢。”廠長在旁邊笑著回應。
“我轉了一圈,經過我們的勘測,這裡是一座大型煤礦,現在開採規模不及億分之一,如果管理、裝置跟上,絕對能發展成為一座大型煤礦。”
廠長聞言大喜,“成專家,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一直想為國家工業化做貢獻,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鬧,沒想到這裡有這麼豐富的煤炭資源,有這些煤,我們有信心啦。”
不過成專家並沒有什麼喜色,而是指了指不遠處讓他們看。
宋向上踮起腳尖看去,那是煤炭工人的生活區,半地窩子,不過很醜。
煤灰將整個生活區染成黑灰色,裡面生活的婦人、奔跑的孩童都是墨色的,洗煤的黑水蜿蜒流淌成臭水溝,遠處莊稼地裡的作物都稀稀落落,葉子上更是佈滿黑灰,幾隻灰鳥有氣無力地撲閃著翅膀,在莊稼地裡啄食。
“這才剛開採一點點,這成堆的煤矸石就堆積成廢石頭無法處理,洗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