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能源困境和破局

全國煤炭總儲量98%的煤炭主要分佈在華北和西北,分別佔據全國46%和38%,也就是說中國的煤炭分佈主要在西北和華北地區。

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煤炭資源最富集的烏金三角,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陝西省,但即便這些中國眾所周知的產煤大省,依舊無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預測煤炭儲量達2.19萬億噸,佔全國煤炭總量的40.5%。

中國的煤炭主要分佈在西北和華北地區,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卻是缺煤少煤。

水能方面。

中國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以黃河、長江、瀾滄江為標誌,而這三條大江大河都起源於青藏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從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一路浩浩蕩蕩東流匯入大海,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勢落差。

這種佈局類似一座巨大的水塔,裡面蘊藏著強勁的水能,而這些水能是最自然最直接可以利用發電的能量。

中國的水電資源蘊藏在西部地區,等待開發,根據技術資料論證,中國的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

風能方面。

由於青藏高原的影響和氣候的影響,在中國西部地區,大風常年不息,中國的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是一座巨大的風能寶庫,這些風能可以產生海量的風電。

綜上分析,中國的能源格局和經濟發展嚴重不匹配。

煤炭富集在西北、華北和東北,風力富集區是三北地區,水電富集區是西部和西南部,而經濟發達地區卻是在資源匱乏的東部和東南沿海。

產能地距離用電點距離在幾千公里,中國的能源資源同能源需求市場分佈不均衡,重要的煤電和水電基地與中東部負荷中心的距離在800至3000公里,這就是中國能源格局現狀。

能源支援經濟發展的構想。

宋向上答完第一道,當即開始第二題,當前中國能源支撐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就地建設,哪裡經濟發達,哪裡用電量大,就從哪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輸配電網路,建設發電廠。

其中以火力發電為主,而火力發電需要大量的煤炭,於是浩浩蕩蕩的煤炭運輸在中國異軍突起,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煤炭長龍,從煤炭富集的北部西部地區運往負荷中心。

而運輸煤炭的車輛又需要消耗石油,以油運煤,消耗大量的石油資源去運輸煤炭。

中國是一個少油少氣的國家,石油有更大的戰略需求,以油運煤是巨大的浪費。

同時這種哪裡需要就從哪裡建設的電網構建思路,造成了電網結構不平衡,抵禦風險能力大大減弱。

再加上浩浩蕩蕩的煤炭運輸,會造成運力的極度緊張和環境的大量汙染,這種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問題日益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用電的需求會呈指數性的攀升,而這種發電的困境,運煤的困境都會造成不平衡急劇加重,終有一天會造成巨大的電力短缺。

根據以上分析,要想實現能源支援經濟發展,從客觀上來說,中國必須走遠距離、大規模輸電和全國範圍內最佳化電力資源配置之路。

而要實現這種遠距離輸送必須依靠以特高壓為核心的電力輸送大動脈,透過開發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實現電力的遠距離輸送,以解決負荷中心用電難的困境,以充足的電力支撐經濟騰飛。

宋向上落筆,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很簡單,根據他的知識儲備就可以答出來,雖然不知道對不對,但八九不離十,不會出太大的差錯。

等宋向上收起筆抬頭,發現教室裡已經陸續有人交卷,這種開放式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