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關羽這裡從沒有出現過將士之間不和的現象,希望你們二人也不要這樣,從今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當同心同德共同虜敵才是!”

。。

正文 第281章 毒士賈詡

賈詡和段煨聽了關羽這一番勸解互相對視了一下,二人的目光裡終於現出和平的期許,關羽見狀用雙手將二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其餘的眾人見了紛紛鼓掌開來,就這樣關羽成功的收了在漢末號稱“毒士”的一流謀士賈詡!

當然能歸順關羽這也是賈詡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誠如他說的那般對關羽仰慕已久,賈詡作為一個謀士不但頭腦敏捷這口才更是了得,他被俘那時起就已經想好了對策,他知道關羽是個愛惜人才的將領,對於人才一般都能予以收留絕不加害,所以他賈詡自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加上巧妙的口才果然成功將關羽說服被關羽收入帳下。

當然賈詡不但是個聰明人更是一個明白人,為人處世十分的圓滑,在眾人面前他給關羽不但留了面子而且還給關羽誇了個夠,將關羽的優點一一向眾人道來,說的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說的眾人不斷的點頭示意,當然最為風光的還是關羽了,能在眾人面前被一個敵人如此誇獎不但給予他讚美還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當然這不能說是虛榮心,這是一種對於讚美的期待,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關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眾人面前。

試想如果在這麼多人面前作為一個戰俘將關羽一頓批判,將關羽的缺點一一暴露,極力的貶低關羽,將關羽說的一無是處,不但關羽的面子掛不住,連眾人對關羽也會另眼相看。這就直接對關羽形成負面影響,如果這種影響無限的擴大下去。作為主子的關羽如何能夠容忍即使不想殺他,而因為這個也許會對他起了殺念,即使不殺也不會留在自己身邊,留這樣一個對立面在身邊只會礙事不會起到什麼積極作用,與其這樣還不如早早將他收拾了

有句話叫做“禍從口出”,一句話能成全一個人同樣也能毀掉一個人,“話是攔路虎”說話是一門藝術尤其是在官場上混,賈詡作為一個明白人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說話很有分寸,既給足了關羽面子,又成功的塑造了自己,在捧高關羽的同時也抬高了自己,這樣一來不但說的關羽從心底裡贊成就是連手下聽了也是那麼回事,就這樣憑藉著一張巧嘴賈詡成功的留在了關羽的身邊。

關羽當然對賈詡也是仰慕已久,這個三國中號稱“毒士”的謀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透過研究關羽發現其有幾個計謀都是十分歹毒的,第一計:為保命,一句話,造成長安生靈塗炭!

初平三年,董卓被殺。便遣使詣長安求赦。王允為人剛直,但卻沒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懼,不知所為,準備各自解散。逃回歸鄉里。賈詡當時因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們,對李傕等人說:“聞長安中議yù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此計為眾人採納。李傕等以替董卓報仇為名,聯絡西涼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10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李傕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