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80年代末的時候,林振華鼓動潯陽市zhèng fǔ參團去海外招商搞代工業務,並且拿出了上千萬的資金扶持那些代工企業。幾年過去,當年撒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形成了數百家中小型出口加工企業,一個潯陽工業區已經初具規模了。
產業集聚這種事情是具有馬太效應的,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有了一個初步的工業區,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商到這裡來投資。因為在這裡投資建企業,很容易解決生產協作的問題,這比到一個不成熟的地區去投資要好得多。
南都市也已經看到了潯陽工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厚皮涎臉地提出了一個南潯工業走廊的設計,要從潯陽到南都建立一條綿延100多公里的工業帶。當然,工業帶的建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在南潯公路和南潯鐵路的100多公里沿線地區,已經形成了五六個工業集聚區,稱為南潯工業群或者工業鏈,應當還是可以的。
自91年小平同志在南京發表重要講話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許多原來禁錮人們思想的觀念被打破了,市場變得越來越開放,外資在徘徊觀望了兩年之後,終於不再猶豫,大規模地重返中國內地,其中,潯陽也成為一片頗受外資青睞的熱土。
有了這樣的背景,那麼幾十家韓資企業雲集潯陽,也就算不上是什麼意外的事情了。只是林振華的腦子一下子還轉不過彎來,總覺得在家門口看到一群韓國人是一件離奇的事情。坐在徐忠開的吉普車上,林振華突然想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創意,他決定回到家之後,就抱著林菲上街看韓國人去,宇宙第一大國的來客,不圍觀一下,實在是太思密達了。
從南都到潯陽的公路,如今已經修得非常不錯了,不再是林振華第一次去潯陽時候走過的那條顛簸不平的三級公路。徐忠開的是一輛挺新的切諾基,一路上開得非常平穩,只是速度始終控制在80碼以下,讓林振華覺得不太過癮。
這樣好的路,加上這樣好的車,如果換成原來漢華廠的司機王擒虎來開,早就飈到120碼了。王擒虎如今是集團總部車隊的隊長,輕易已經不出車了。
一轉眼,就進入90年代了,有了很好的路,有了很好的車,還有滿大街亂竄的思密達,林振華覺得這樣的生活與自己上一世的記憶開始逐漸重合了。畢竟,在上一世,到93年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記事了,腦子裡留下了不少當時的生活場景。不過,歷史也並非是在簡單地重複,由於他的穿越,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最起碼,在真實的歷史中,潯陽在90年代是並沒有這樣繁榮的。
林振華坐在車上胡思亂想,不覺車子已經開進了潯陽,進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面。林振華扭頭看著窗外不時掠過的一個個工廠或者公司,在其中果然發現了不少外資企業的牌子,其中能夠識別出是韓資的就有七八家。
“這些棒子,還真是無孔不入啊。”林振華調侃著說道。
徐忠不解地問道:“林總,你說的是什麼棒子啊。”
“就是那些韓國人啊,怎麼,你不知道這個說法嗎?”林振華好奇地問道。
徐忠搖搖頭,笑道:“林總,這又是你給人家起的外號吧?”
林振華道:“這可不是,他們叫做棒子,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據史記記載,最遲在明朝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是棒子了。”
“不會吧?”一直坐在後排座位上閉目養神的張逸華插話道,“我怎麼沒聽說過?”
不得不說,老一代知識分子的知識是比較全面的,張逸華說自己沒聽說過,也就意味著林振華的這個說法至少並不是什麼正史上的說法。林振華其實也不知道韓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自稱棒子的,他剛才只是信口雌黃而已,否則也不會讓司馬遷穿越到正德年間去寫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