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的植物,或許就是她苦苦找尋的植物變種。
“像是沙棗樹,不過沙棗樹多生長在沙漠地區,怎麼會在這裡出現?而它的長勢還十分良好,十有**是變種。”妙語身後一位小女道也喜道。
“馬上開挖,把它運回去研究。”妙語一聲令下,拿起鋤頭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她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一株沙棗,是因為沙棗就是理想的抗旱固沙的植物,而且它結出的果實磨出的沙棗面可以用來釀酒釀醋制醬油,糟粕仍可以用來飼養豬羊,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而原生的沙棗多生於沙漠地區,抗旱抗風沙,不過相對潮溼的地方的長勢就不太好,而且野生沙棗結果少,果實小,種植與採摘都比較麻煩,所以需要優選與改良,現在能找到一株變異的樹種,這對沙棗的雜交和改良意義重大。
一旦改良成功,可以選育出適於各種環境下種植,且產量相對較大的沙棗,這樣就能提升其經濟價值。正是因為植物的優選與改良工程關係到農林業發展,萬磊才讓妙語妙詣等人建立生物研究院,主攻這一方面。
其實在黃土高原上,除了沙棗之外,沙棘沙冬青紅皮沙拐棗等植物都是可以在乾旱地區種植的,不過還是沙棗最富於經濟價值。當然,也可以在相對溼潤的河谷地區種一些犁桃等果樹,不過它們的抗旱能力沒有沙棗強,分佈範圍有限。
妙語等道士忙著挖樹,萬磊也只得讓精忠衛上前幫忙,一行人也在樹林中分散開來,以期找到更多的植物標本。而萬磊不只是對植物感興趣,對礦物也是情有獨鍾,在溪流邊收集了很多礦物標本。
看著萬磊一行人不是忙著挖書,就是忙著收集石頭,隨行的邋遢道長與希勝道長等人都不禁搖頭苦笑,因為他們看出來了,眼前這幫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功用主義者,打著推崇道教的旗號,實際上卻是在搞儒家格物致道的實學,跟道家雖然也有些關聯,但是與道家講究的內外丹齊修的玄學道宗相去甚遠。
不過事實還真是如此,萬磊推崇道教,是利用道士搞科研,至於其他內外丹修煉,養生術之類的,他也不牴觸,不過也不推崇。當然,邋遢道長早就知道萬磊打什麼算盤,所以他也同意萬磊提出的道教改革方案:由修玄向研究科學轉變。
不過,大部分因循守舊的道士暫時還是無法轉變觀念的,希勝道長就是其中代表,如何完成道教的改革,這也是以後一重要議題。
萬磊的意見是把道教分為隱修派與崇道派,隱修派繼續退隱山林,愛怎麼地怎麼地。崇道派則在城市中發展,各大城市都建立崇道派的道所,這些道所就像是西方的教堂一樣,供信眾做禮拜,同時還兼有圖書館、博物館和研究所等功能。
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
“工商部礦業司報,遼陽鋼鐵廠鍊鋼廠區已經建成,十六日進行第一次試生產,獲得優質鋼軌五百噸,這十日來持續生產,未出現任何意外,現日產鋼鐵穩定在八百噸。”
“工商部鐵路司報,平遼鐵路全線雙軌工程已經完工,全線業已通車試執行,現已經輔送移民四十餘萬人次,同時也從遼東輸送了大批鋼鐵與木材等物資回北平。”
“海軍第一艦隊報,明朝支付戰爭賠款百糧四百萬石,業已全部運抵山東,交付當地臨時政府,充為賑濟糧。依照停戰協議,軍方也將扣押於鳳陽的明宗室人員五百餘人遣送回明朝。”
“國安部精忠衛司張司長報,安徽湖北等沿江省區有大量明朝密探潛入,當地又有不法分子從事陰謀活動,治安形勢嚴峻,請求往兩地增派精忠衛各五百人,以打擊危害國家安全之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