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達不到現在這麼大。”
老謀子笑道,“我很高興年輕導演有這種意識,電影是個人藝術,也是妥協藝術。文木野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有對人性和現實的關懷,但他生於主流文化時代,從小接受商業片浸染,所以,他力求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尋找平衡。我希望他未來能給商業文藝的結合趟出一條新路,《藥神》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對於現在的中國電影來說,十分可貴。”
來捧場的幾人一致認為這就是中國電影目前缺少的現實主義電影型別,商業化,但是沒變成空中樓閣。夠現實,但又不讓人看的昏昏欲睡。
文木野也很謙虛,“《我不是藥神》從寫劇本的時候就決定了電影的形體,也確定了到底是藝術片還是商業電影。也經過了兩次改名,從最早的印度藥神到中國藥神,再到最後的我不是藥神,是從肯定、肯定到否定的過程。
最後《我不是藥神》是點題的,我想,如果有可能,沒有人願意變成程勇這樣的英雄,所有的英雄都想成為平凡人。十分制的話,我給自己打75分吧,第一次做導演,有很多稚嫩的地方,我每次看的時候,無時無刻都能看到不夠好的地方,希望下一部能儘量做的好一點。”
簡單聊了幾句後,便開始觀眾提問環節。
來參加首映的,要麼是影評人,要麼就是喜歡湊熱鬧的年輕人,踴躍發言。
“你以前的《搜尋》等電影,我看了都有種在跟導演交流的感覺。但是《藥神》就不一樣,你更像是在預設一個情景,讓觀眾哭笑。我想問,這算是你跟現實的妥協嗎?”
“這個故事是很傳奇性的,當初我們也討論過,它究竟是該作為文藝片,讓觀眾思考,還是該作為商業片,讓觀眾感動。最後還是選擇了商業的形式,我不覺得它有什麼低端,比起個人表達反倒是更加的困難,因為需要更加流暢的情節來傳播,來提高聲量,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一次經歷。”
“萬年,你對自己的表演怎麼看?”
“我有機會、榮幸能夠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我覺得其實是很有尊嚴的一件事情,不管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還是作為一個電影人,作為一個創作者,都覺得非常自豪。”
“真實是電影中很重要的點,為了真實做了哪些努力?”
“有走訪,有體驗生活,有深入的剖析角色,經歷了漫長的案頭工作。尋找演員方面,所有演員有極強的現實質感,不用刻意的去演,每一個演員在拍攝前都做了很多工作,體驗生活。
萬年、楊興民老師都有體驗,童莉亞跳鋼管舞,胡哥在醫院裡住了很長的時間,拍死亡的那場戲時,他兩天沒讓自己睡覺。所有的演員都為了真實而深入到自己應該深入的環境裡去體驗。所以原因就是認真,大家都花時間了。”
······
觀影這種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從眾的。
從五月份開始點映、試映,風聲捂得特別緊,只有隻言片語的評論出來。
饒是如此,數之不盡的好評都把《藥神》的網路熱度炒的高高的,首映式上張一謀等人的高度評價更是讓電影熱度飆升。
當所有肉眼可見的網友、演員、導演以及公眾號都在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人便會自覺的去尋找,去加入。
熱鬧了接近倆月,吸引了無數注意之後,《藥神》在6月20日正式上映。
《變形金剛5》還未登陸院線,《藥神》霸佔了一半以上的拍片,首日票房達到了驚人的35億,直接平了知名小姨子愛好者黃鶴的記錄。
於此同時,電影在各大網路平臺上的評分解禁,一貫苛刻的豆瓣直接給出了92分的好成績,一舉拿下暑期檔電影的開門紅。
實際上,這個數字的水分也不小,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