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大部分時候,這句話是正確的。藝術本質上還是對生活的一種誇張化表達,現實的星月夜不是梵高筆下的漩渦一般燃燒的火球,現實的曹操也肯定不是京劇裡的白臉奸雄。
但是,在一些情況下,生活的真實反而凌駕於與藝術的誇張之上。
暫且不提前段時間被瘋狂薅羊毛的某爽,相當一部分的犯罪電影以及小說都號稱是以現實事件將為基礎。
但是,當你調查過之後,往往會發現,相比於小說跟電影的內容,真實事件要顯得更加魔幻且刺激一點。
近一點的,比如紫金陳的“無證之罪”,其中就將發生在東北的雪人事件改編成了小說中的一個案子,據說這個事件也是當地許多小孩的童年陰影之一。
遠一點的,比如楊德常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彎彎的真實事件。
人山人海與追兇者也這兩部電影也是一樣,雖然電影的故事與視角不賴,但是跟真實事件相比,就顯得相當的蒼白。即便是在電影裡塞進了對社會問題的諷刺,仍然不能讓電影超越某個界限,還不能被稱之為佳作。
尤其是人山人海,最後男主角追兇的結果居然是引爆了黑煤窯,把兇犯連同無辜的工人一起埋在了煤礦之下。
大哥,你是來追兇的還是來滅口的啊?
這種最後一個引爆,白茫茫一切真乾淨的手段感覺就是為了獲獎而去的。而導演蔡尚君也如願以償,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追兇這個行為成為了導演真實意圖的一個外殼,一個蒼白無用的容器。真正的驚心動魄沒有得到表達,通篇都是煎餅叔的冗長心理獨白。這也不能怪煎餅叔演技不行,電影留給演員的發揮空間太小了。
煎餅叔也好,小桃紅也好,都只是導演意圖的工具,完全看不到性格的獨特性。
追兇者也倒是試圖表現出故事的傳奇性,嘗試用不同於烈日灼心的黑色喜劇拍攝手法來表現一個現實故事。
只是,電影不夠黑色,內容上也不夠喜劇。最大的作用大概是讓張毅的知名度更高了,吃小鍋米線那段完全可以作為米線店的廣告來用,真香!
真實的事件,跟追兇者也的故事完全不同。追兇者也關注的,或者說諷刺的是個人訴求跟集體訴求之間的矛盾。
全縣人都想開礦賺錢,但是宋老二偏偏要守著祖墳不讓,這讓他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
電影裡,鄰里的嘲諷,朋友的陷害,基本都是出於這一原因。
很可惜,這個點子完全可以再支撐起一部電影的,但在追兇者也裡只作為了僱傭者辯白與反轉的理由,沒什麼存在感。後來的暴裂無聲也算是同一種精神與批判核心之下誕生的作品,但比起追兇者也顯然更加深入的探討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矛盾。
在追兇者也這裡,所謂的諷刺不過是某些觀眾自命不凡的工具。
“你沒看出隱藏的諷刺來,根本不配評價這部電影!”
而真實的事件是什麼樣呢?
2007年,代家老六,農閒時用摩托車載客的代天雲一直沒回家。
不久之後,代家的幾個哥哥聽說警方在附近發現一個男人被殺,他們趕到現場之後,發現死者正是他們的弟弟代天雲。
此時,代家的五兄弟均已年過四十,在老母面前,幾人發下毒誓:抓不到兇手誓不罷休。
在警方立案調查的同時,代家五兄弟也開始了自己的偵察。
他們順著摩托車的車胎印記找到了附近的一個年輕人,名為陸鳳仁,有過犯罪前科,還坐過幾年牢。第二天,幾人扮作豬販進村調查,正好在陸鳳仁家的院子裡發現了死者的摩托車。而當警方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