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票房之外,演員們對於獎項也是十分渴求。
票房是市場對於演員的認可,而獎項則是業界對於演員的認可。
要是不在乎獎項,那瞪姐也沒必要吹自己一個實至名歸,大洋馬也沒必要非得運作一個金鷹視後。
水漫金鷹也好,百花私釀也罷,生意跟主義混在一塊兒,就是這麼個尿性。
公平性會影響含金量,含金量則會影響知名度,也不怪金鷹越來越比不上白玉蘭,公信度在哪兒擺著呢!
而電影界的獎項要更加豐富一點,值得演員們去運作,去爭取的獎項更多。
其中雖然也有類似於金鶴獎或者休斯頓電影節這樣的付費專案,但是大部分有知名度的獎項都相當注意自己的公信力。
至於墨鏡王當年的影后分豬肉,只能說那是相當成功的政治平衡,尚且不能算是影響獎項的公信力。
歐洲三金之所以公信度高,就是因為其評審團更加透明,評審過程更加的合理,評委都是業內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無形間也提升了電影節的關注度與公信力。而不是像國內的獎項一般,評審團不知道有誰,評審過程不知道投了誰,就跟抽卡似的,出誰也不一定。
跟歐洲三金獎項類似的,國內也有三金獎項:金雞、金馬、金像,百花暫且不表,三金表面上平起平坐,但是實際上含金量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金雞獎,內地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最大的缺點就是兩年評選一次,你今年的電影,可能要等到後年才能得獎。極為不透明的評獎過程加上評選的滯後性,導致金雞獎跟飛天獎似的,影響力嚴重不足。同時,金雞也是個盛產雙黃蛋乃至於三黃蛋的奇葩獎項。所以說,含金量差也不能怨別人。
不過,金雞獎兩年一次的評選規則也有歷史的原因。第一屆金雞獎在1981年舉行,那時的金雞跟百花還未分開,在國內,電影還是個稀罕物,兩年也不一定能產出多少,那時的兩年一屆頒獎禮,很符合國內的情況。
在19年,金雞獎也正式宣佈改制,每年評選一次,還會對短影片以及手機拍攝的影視作品進行評獎,希望未來金雞能真正實現把國產電影推向世界的目標吧。
金像獎,曾經是華語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是香江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該獎項主辦方是香江,這裡曾經是亞洲電影曾經發展最為輝煌的地方,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其侷限性就在於此,金像獎是香江電影金像獎,而不是華語電影金像獎。在評選規則裡明文規定劇組人員組成和籍貫的電影節,估計也就自此一家了。
除了選片範圍更加狹窄之外,金像獎的舉辦單位是香江的各個電影人協會。根子上就是立足於香江本地的獎項,並不是說去掉名字裡的“香江”二字就能改變的。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物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金馬獎在華語電影圈一貫獨特的藝術氣質、人文導向。很多小眾而優秀的文藝片都是透過金馬獎而被市場和大眾注意到的。這就讓金馬獎受到了諸多年輕影人和導演的關注與歡迎,後來這些年輕人成為業內大拿的不在少數,就更加提高了金馬獎的知名度。
而金馬獎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僅文藝,更會迎合主流市場造話題、請明星、也會讓主流商業大片大面積入圍,基本上形成的是透過主流市場的話題與明星熱度來為小眾真實力的影片做陪襯。
主流明星蹭上了文藝氣質,小眾影片也獲得了關注度,金馬獎的影響力也水漲船高,堪稱一魚三吃。
所以,比來比去,這個年代裡,金馬獎還真就是國內公信力最高的電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