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金雞獎的新聞佔據了各大娛樂傳媒的版面。
雖然每年都吐槽金雞無力百花殘,但是每次頒獎禮結束,各大媒體還是你追我趕出新聞,滿紙盡是吐槽加痛罵。
也許,這就是傲嬌吧!
翻開獲獎名單,赫然在列的仨雙黃蛋讓圍觀者們對金雞的評獎標準除了質疑還是質疑。網友吐槽道:“這麼多雙黃蛋。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還有根據拍片成本大小來設獎項的?太扯了。”
不過下雙黃蛋似乎已經成為金雞的傳統,觀眾們應該早就要見怪不怪。
去年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康健民還說,下雙黃蛋是因為金雞的評委體系問題,他們能保證的是,絕不下三黃蛋!
有了這話撐腰,今年的金雞繼續將雙黃蛋的傳統發揚光大。
所以當紅小生教主和老戲骨張國利同獲影帝,最佳故事片獎的殊榮由《中國合夥人》和《周總理的四個晝夜》分享。還有一個比較冷門的雙黃蛋出在最佳戲曲片獎上,得獎者是《蘭梅記》、《紅樓夢》。
拿了雙黃蛋的張國利面對媒體提問還用心良苦地替金雞圓場:“其實我在一屆主持金雞獎時也是雙黃蛋,我早就跟人家說,我們老家能下雙黃的雞都是矜貴的雞,所以我倆就成了一雙金貴的雞。”
嗯,這麼說起來金雞獎一直都是在努力做一隻矜貴的雞。
有刻薄的網友稱:“如今誰獲得金雞獎評委的肯定,稍微有點廉恥心的都覺得自己挺丟人的吧。”
少見多怪,現在覺得金雞獎丟人,等過兩年,百花居士,大滿貫影后,金鶴獎牙籤,休斯頓藝術家一出爐,金雞都得變成香餑餑。
網友和媒體吐槽雙黃蛋和主旋律,官方則在盡力解釋,每年都是這個套路,早都習慣了。
要是哪年金雞重振雄風了,估計觀眾也不習慣。
不過,也有網媒另闢蹊徑,對如今的頂級女演員進行了一番盤點。
眾所周知,一到論起獎項的時候,四旦雙冰也就只能剩下倆人,一個周公子,一個國際章。剩下的,大都在獎項上撲街到死,只有一些自我安慰的獎盃,能在寒夜裡帶來些許的溫暖。
首先,周公子,華語圈三大獎拿了個遍,內地的電影獎,只有華表未曾到手
其次,國際章,三大獎差一個金馬,但是比周公子多一個華表。
最後,是後起之秀萬倩,華語圈三大獎,差一個金像,歐洲三大獎,差一個戛納,幾乎已經是華語演員的極致,比她強一些的,大概也就是曼神,五個金馬,五個金像,一座戛納一座柏林,突出一個孤獨求敗。
榮譽這玩意兒,誰都想大滿貫。
這跟打遊戲似的,stea玩家追求一個全成就,ps玩家追求一個全獎盃,換到演員這裡,那就是把能拿的榮譽拿個遍。
而在全收集的道路上,顯然,萬倩走的要比那兩位更遠一點。
······
9月27日,《長大》首映。
經過多年的薰陶,觀眾也是養成了好習慣。
進電影院,先看看有沒有青年影視的電影。實在沒有,然後再看別的產品。
這話屬於部分鬼扯,部分真實,小四的影迷,人家肯定是先看《小時代》,頂多捎帶手,偷摸看看《超體》啊,《搜尋》啊之類的。
聽說過導演粉,演員粉,還有編劇粉,但是公司粉少,也就咱還有幾個。像別的什麼,花藝、光線、博納,讓你粉,你粉的起來嗎?
我們陳女士怎麼說也是風情萬種,精明強幹,要是早生兩年,指不定也能演個黛玉寶釵呢···
不比那一幫挺著大肚子的老爺們強?
所以說,長得好看,就是能為所欲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