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三月二十六。
董卓派遣少府陰修為使者,隨同公孫範一起來到渤海郡為公孫瓚加官進爵。
陰修字元基,是南陽新野人,乃漢光武帝第二任皇后陰麗華的同族後裔。
雖然時過境遷,在南陽這樣士族聚集的寶地,陰氏仍然位列十大家族之列。
這一代陰氏家族最出名者莫過於曾經擔任過潁川太守的陰修。
他最讓世人稱頌的還並非是其才華橫溢,而是提拔俊傑,鼓勵晚輩。
曾經舉薦過荀彧、鍾繇、荀攸、郭圖等人,這些人無一不是之後影響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足見他的眼光毒辣。
陰修來到渤海郡後,公孫瓚不敢怠慢朝廷的使者,親自相迎。
陰修先是勉勵了公孫瓚一番,對於他擊敗圍攻渤海郡的盜匪集團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之後又表示朝廷原本對於你主動放棄右北平郡是非常憤怒的,因為董公在朝廷中幫你說話,才沒有治你的罪。
現在你立下了大功,朝廷不但赦免了你之前的罪行,還加封你為冀州刺史,希望你能保境安民,繼續為大漢作出卓越的貢獻。
陰修說完公事後,以眼神示意公孫瓚。
公孫瓚會意,屏退下屬後,鄭重的向陰修問道:“不知陰少府還有何要事?”
“公孫刺史可知朝廷封你為冀州刺史的用意?按理說你有之前放棄右北平郡的前科罪行在身,雖然立下大功,功過相抵後,最多也就封你為一郡之守。
現在朝廷大度,封你為冀州刺史,這都是董公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陰修低聲說道。
公孫瓚聞言,眉頭微皺,思考片刻後,還是不禁問道:“董公的意思是?”
“既然封你為冀州刺史,自然希望你早日統一整個冀州。現在佔據冀州半壁的袁本初只是朝廷冊封的渤海太守,可謂是名不正言不順。”陰修淡然的說道。
公孫瓚並非單純的武人出身,他的家世兩千石,只因母親出身低微,才沒有得到資源和重視,他從上計吏做起。
因為能言善辯,做事情講究策略,機靈聰慧,向當時的太守侯氏彙報工作之時,從來沒有出錯過,因此被太守侯氏看重,將女兒嫁給了他。
他是從文官起步,明白董卓這是想借他的刀,砍向袁本初。
不過,他卻毫不在意。
因為從他進入冀州的那一刻起,他與袁紹為了爭奪冀州之主的位置,將來勢必一戰。
而如今董卓送來了冀州刺史的位置,正符合他的心意。將來時機成熟之時,他能名正言順的向袁紹開戰了。
在送走朝廷的使者陰修後,公孫瓚將關靖、從弟公孫範、以及三位義弟都召集起來,向他們說明董卓的暗中謀劃。
“我們將來和袁本初勢必有一戰,不過在此之前,應該先平定我們治下郡縣的盜匪,以安民心。
我們治下的郡縣和當初的右北平郡不同,右北平郡人口稀少,除了異族偶爾來掠奪,並沒有盜匪。
而冀州各郡人口皆不少,富裕程度更是遠超右北平郡,所以我們絕不容許境內有盜匪盤踞。
現在河間郡、平原郡的盜匪都已經剿滅,也就只剩下常山郡國和中山郡國了。”關靖沉吟片刻,將接下來的計劃說了出來。
“常山郡國和中山境內多山,不利於我們騎兵作戰,而我們在收編了部分青州盜匪後,麾下的步兵變得良莠不齊,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前去平定黑山賊。”公孫越因為長期跟隨公孫瓚作戰,乃是最早一批的白馬義從,在軍事上還是有不錯的能力。
“不急,我們剛剛拿下渤海郡,許多事情都沒有處理妥當,正好這段時間,大哥可以將麾下的步卒調教一番。”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