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轉》記載:“楚子為舟師以伐吳”。
這是目前史料中可見的最早的一次水戰,發生於春秋時期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549年)。
當年楚國攻打吳國的時候就是走水路。換句話說,我國舟師的出現最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確切文字記載的第一場海戰發生於公元前485年。
公元前485年,(周敬王35年,吳王夫差11年,齊悼公4年),齊大夫鮑氏謀殺了齊悼公,改立其子壬為君,號齊簡公。
吳王夫差為稱霸北方,以討伐為名,假惺惺在軍門外大哭了三天後,率師北上。
吳王夫差率陸軍借道魯國北伐齊國,會魯、邾、剡之君進攻齊國的南部地區,派遣大夫徐承率領舟師,水陸並進。
在琅琊海面形成正面會戰。
在戰鬥中,齊國使用了新武器“鉤拒”,鉤住吳船乘機砍殺,吳師大敗,夫差灰溜溜地率軍而還。
房間內。
劉修看完了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水戰記錄。
從調兵遣將,再到行軍路線,甚至舟船艦隊的詳細資訊,以及後勤補給,雙方人員對比等,都能夠清晰瞭解。
聲勢浩大,實際上戰術,戰法,均是起源形態,還沒有發展到後世大規模水戰的激烈程度。
甚至連“鉤拒”,都是新式武器,劉修也只當看了個樂子。
以如今的水戰技術,船隻技術,都是甩開春秋時期的造船技術,規格,堅韌程度,材料等等。
荊州水師,江東水師,算得上當今世上的頂尖。
劉修比較可惜的是,“如果前幾年江夏水師猶在,現在南方最強水軍的名頭應該還是在江夏頭上!”
在看完琅琊海戰之後,劉修翻看起前幾年剛剛發生的沙羨之戰。
這一戰。
乃是孫策平生,最出色的戰役。
沙羨之戰的資料極少。
這場戰鬥的經過,以及結果,可以從孫策戰後提交給朝廷的奏摺上窺探一二。
“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併發,流矢雨集”。
戰術是利用順風的優勢,火攻殺入敵營,並萬箭齊發。
這個畫面與後世的赤壁之戰幾乎一模一樣,周瑜採用火攻,大機率是受了此戰大勝的影響。
或者說,這一場戰從頭到尾,都是周瑜在謀劃,孫策僅是一員衝鋒陷陣的勇將。
《孫策傳·裴注引江表傳》也有一段記載:
“時劉表遣從子虎、南陽韓晞將長矛五千,來為黃祖前鋒。策與戰,大破之。”
江夏這邊,劉虎、韓晞被擊斃,臨陣所斬二萬餘人。
其赴水溺死兵、民萬餘人,獲其妻息男女七千餘口,船隻六千餘艘,財物山積。
黃祖雖然僥倖逃生,但其部曲連同家屬幾乎全滅,自此一戰,江夏最強水軍灰飛煙滅,一蹶不振!
從頭看到尾。
劉修透過古玉戰場模擬,得知此戰前因後果,排兵佈陣,以及雙方戰法應用,人員配置等等各方面因素。
在整合之後,反覆觀看六七遍後,劉修以上帝視角來再度模擬這場戰役,也是無奈搖頭苦笑。
這場風。
來的很及時。
若非大火延綿,以黃祖的防禦能力,絕對不會落得如此慘敗之局。
甚至未來赤壁一把火,都把如日中天的曹操打得數年不敢南下,數十萬大軍被打的大敗而歸。
劉修嘆息一聲,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尤其是在軍事,兵法上的研究,有四派要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