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5頁

趙承嗣也毫不吝嗇的誇讚趙承宗。

其實他也研究過趙普,宋史和資治通鑑上也有關於趙承宗的記載,不過只是一筆帶過。

大兒子趙承宗,作過潭州、鄆州知府,官至羽林大將軍,妻子是開國功臣高懷德和燕國長公主的女兒,生了兒子叫趙從約。

就連生卒年也沒有,但是花花轎子人抬人,奉承之言誰不喜歡聽。

&ldo;好了純臣,你就不要奉承我了,他呀那能跟你比,到現在也是一事無成,你們兩個是同歲,跟你是雲泥之別。&rdo;

&ldo;相爺,此言差矣,我看令公子以後一定能繼承相爺衣缽,成為大宋的棟樑,如果相爺不嫌棄的話,我高攀一下,和令公子兄弟想稱,不知道可否?&rdo;

古人在官場上講究給情誼,在官場總要拉幫結派。

同鄉、同學、同門、同年,這就是文官講的&ldo;四同&rdo;,不僅文官武將也是如此,總要拉上點關係。

趙承嗣說和趙承宗兄弟想稱,這就拉上關係了,就顯得親近了。

&ldo;那好呀,你們兩個同年,比那些進士同年還要親近,以後你們可要多親近一下,那老夫也倚老賣老,稱呼你一聲世侄。&rdo;

趙普也十分的高興,想不到今天還有這樣的收穫。

本來他介紹兒子給趙承嗣認識,也就是混個面熟,想不到能有這樣的結果,趙普當然歡喜。

自己現在是宰相,可總不能一輩子都是宰相吧,自己去世之後,自家能不能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多交好其他人,自然是好事,特別是趙承嗣這樣的前途無量的年輕人。

當下客廳裡,世叔、世侄、兄長、賢弟不絕於口。

------------

第一六七章 走個後門

世叔,世侄這些稱呼在趙普和趙承嗣之間顯得有點太過於誇張了。

畢竟他們之前根本就沒有什麼交情,這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世交。

&ldo;世侄,你看,我有一個想法,承宗現在也年紀也不小了,我準備讓他走科舉之路,可我也不想讓他成為一個純粹的文人,世叔有事情求你。&rdo;

這趙普也倒會拉關係,世叔世侄一旦叫出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也不稱呼趙承嗣的字了,直接升級到世叔,趙承嗣也矮了一輩。

趙承嗣也大概猜出來趙普想說什麼了。

趙普是文臣頂峰,他的兒子本來就可以憑藉著恩蔭做官,不必參加科舉考試。

可是大宋確立的就是文人治國,你不經過科舉走上仕途始終不正規。

當然也做不到文臣頂峰的位。

就像歷史上的明朝,那些內閣大學士都是正經科舉出身。

不僅僅是科舉考上進士,還要入選庶吉士,否則根本就不能入內閣。

大宋雖然不是這樣,可也漸漸的走上了正規,科舉選拔人才是主要的。

現在從朝中到地方的很多人都是科舉出身,再用了幾年,這股力量會更多。

雖然現在朝中在高位的人大多都是當初跟著趙匡胤的從龍之臣,可是他們大多數年紀不小,遲早都要退下來。

大宋已經確定文臣治國的策略,科舉是主要的道路,也就是說未來朝堂是這些科班出身人的天下。

現在趙普已經是宰相了,還讓自己的兒子走科舉,看起來他對兒子的期望很大。

甚至有可能讓兒子登上自己的位置,這也不是不可能。

否則他完全可以可讓兒子恩蔭做官,這豈不是很省事,為什麼還要去參加科舉。

現在大宋的科舉,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過之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