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還特意將自己的兒子盧雍帶來了,畢竟盧雍和趙承嗣還是有些交情的,趙承嗣招待了這父子兩個,不過臨走的時候還是沒有收禮,說是心意領了。
這盧多遜是什麼人呢,在歷史最有名的就是和趙普爭鬥,有人送給他的評價是氣量狹小,當然這也不全對,不過自己的面子被趙承嗣掃了,他也不甘心。
他盧多遜也有朋友,也有自己的一黨,於是他找到了御史臺的老朋友,讓他們上書彈劾趙承嗣。
大宋的御史臺也比較出名,專門負責監察百官的,大宋的首任御史中丞是劉溫叟,這位可是忠勇正直之人,連趙匡胤都十分尊重這個人。
接任的御史中丞也繼承了這種正直,御史臺也成為真的御史臺,對於澄清大宋的吏治確實起了不小的作用,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第三任御史中丞是雷德驤,不過他被貶出京,現在也沒有任命新的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的副手暫代御史臺。
御史臺有一個官員叫做朱天福,這位是一個八品的監察御史,這個人和盧多遜是遠房的表兄弟,這盧多遜讓他去辦一件事,那自然是妥妥的。
而且這件事也很容易,並不是捏造,到汴京找一個人隨便打聽一下都知道,那就是趙承嗣的事情。
身為監察御史也有權力給皇帝上書,也就是聞風奏事,所以一封監察御史的彈劾奏章擺到了趙匡胤的書桌之上。
&ldo;查武德使趙承嗣在奉命辦差期間大肆收禮物,價值不詳,但可以肯定那是建國以來罕見的貪墨大案,還望陛下派有司查之!&rdo;
趙匡胤翻了翻這奏章,然後遞給現在的戶部尚書呂餘慶,讓他看看,呂餘慶現在兼任著戶部尚書,和三使司一起負責大宋的財務。
呂餘慶看了一下,然後恭敬的遞還給趙匡胤:&ldo;陛下,這也正是監察御史的職責,畢竟現在趙家送禮的人不少。&rdo;
呂餘慶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ldo;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武德使趙純臣,早就向陛下稟報了,而且將那些財物全部上繳國庫了,臣也清算了一下,有十三萬貫,還不帶那些名人字畫之類的,國庫的壓力也大大的緩解了。&rdo;
呂餘慶很乾練的總結道,十八萬貫,這是那些託關係人送給趙承嗣的,想不到人家記錄在案,將這些東西全部上繳國庫了,那些彈劾趙承嗣的監察御史恐怕不知道吧。
------------
第二一一章 四公子齊聚
趙匡胤聽到呂餘慶的回答半晌沒有說話,是被震驚的。
他身為皇帝富有四海,對於錢他沒有什麼概念,可是聽到趙承嗣收禮都能收到十三萬貫,這是多大一筆鉅款呀!
這些都是送給趙承嗣的,為什麼送給趙承嗣,那還不是因為趙承嗣抓了許多的官員,將他們關在武德司裡面,這些人是想要去見見那些被關押的人呀。
只是想要和他們見一面就下這麼大的本錢,那些人身上的秘密不少呀。
&ldo;哼,這些人真是損公肥私,大宋才建立多少年,他們竟然有這麼多私財,看起來朕真的要好好整治一番了。&rdo;
趙承嗣眼睛深邃,這一次一定要殺雞儆猴,要不大宋以後的官員就會效仿,那個時候整個國家就會貪汙成風。
&ldo;官家,是時候好好治理一番了,但是這執行人是重點,臣大膽的猜測,官家難不成是中意於趙純臣嗎?&rdo;
呂餘慶也是趙匡胤的心腹寵臣,從龍之臣,所以有些話他可以說,更能猜準趙匡胤的心思。
趙匡胤沒有回答,想到趙承嗣說的那些話,治大國若烹小鮮,趙承嗣也願意做那一味辣,辣手無情,治理貪墨可以用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