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二年,官家趙匡胤部署中樞與地方政權既定,時機成熟,就盡罷留用後周的範質,王溥、魏仁浦三相,任命趙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中書省沒有宰相簽署敕令,趙普做不成宰相。
趙普以此為由上奏趙匡胤,趙匡胤說:
&ldo;卿只管呈進敕令,朕為卿簽署可以嗎?&rdo;
趙普說:
&ldo;這是有關部門官吏的職責而已,不是帝王做的事。&rdo;
趙匡胤命令翰林學士講求舊制,竇儀說:
&ldo;現在皇弟任開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的職任。&rdo;
趙匡胤下令簽署權賜給趙普。趙普任宰相後,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無論大小,都向他諮詢以後決斷。
這樣說來趙光義對趙普任宰相出了大力,可是趙普不但不感激自己,反而處處跟自己作對,這讓趙光義相當的鬱悶。
&ldo;既然大尹已經做出來了決定,那麼我們全力支援,其實我聽說雷德驤的兒子為了給父親報仇,現在一直在注意這趙普的舉動,我相信,可以將他拉到我們這邊來,大尹這件事包在我哦的身上。&rdo;
盧多遜十分的肯定,趙光義聽到這裡也點了點頭,能拉攏一個是一個,對自己有好處。
因為雷德驤在大宋也算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趙光義也多次拉攏,可是人家裝糊塗。
現在有這個機會,那自然是好的。
雷德驤,字善行,同州合陽人,廣順三年)進士出身,除卻布衣之身後而為磁州軍事判官。不久召為左拾遺擔任三司的判官,賜緋魚。顯德年號中,受命均平隨州各縣房屋和民田稅,德驤做的很得當。
宋朝建國初期,拜為殿中侍御史,不久改為屯田員外郎、通判大理寺。
雷德驤也比較有個性,朝中趙普基本上一家獨大,官員都十分懼怕趙普。
德驤屬下的官員和堂吏多附會宰相趙普,並且這些人無故增加刑法之名,這樣老雷十分的惱怒。
於是德驤上言,他想見皇帝把這事說明一下,可是趙匡胤沒有當即召見,也沒有人帶著他去見趙匡胤。
而雷德驤就直接進講武殿奏書,這就點不動禮貌了,而且雷德驤言辭語氣都很厲害。
於是趙匡胤就問他什麼事情,這麼沒有禮貌呀,雷德驤毫不客氣的說:
&ldo;臣值陛下日旰未食,方震威嚴爾。&rdo;
意思就是皇上您天晚了還沒吃飯,我擔心您沒精神,這才大聲吆喝,好喚起您的威嚴!
趙匡胤當時就生氣了,命令左右把他拽出,下詔把他以極致法典來辦。
等趙匡胤平下心來,怒氣也就消解了,於是改把德驤貶為商州司戶參軍。
要知道雷德驤可是當過御史中丞的人,這相當於貶官了。
商州刺史知道德驤是朝廷的舊官員,所以待他像客人一樣。但等到奚嶼做知州,奚嶼領略宰相旨意後,每次都當庭給德驤難堪。
雷德驤實在是不堪如此,於是就口出怨言,但奚嶼每每反駁他。
這時有人說德驤到此郡後用文嘲弄上級,奚嶼便召德驤談話,但卻秘密的派人把汙證放入他家,然後又去取。
如此奚嶼便把德驤綁了起來,把他的罪狀通報於外。趙匡胤寬恕了他的其罪,但削去他的籍貫遷徙他到靈武。
本來這都是雷德驤個人的問題,可是他的兒子卻不這樣認為,他將這一切都歸咎於趙普,認為自己的老爹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是因為趙普。
所以雷家現在對趙普那是恨之入骨,特別是他的長子雷有鄰,現在專門盯著趙普,只要趙普有錯誤的話,那就會上書